- 赴省
fù shěng
1.往尚书省。《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卢文纪》:“ 文纪 素与宰相 崔协 有隙, 协 除工部郎中 于鄴 , 文纪 以 鄴 与其父名同音,大怒, 鄴 赴省参上, 文纪 不见之。”《资治通鉴·唐肃宗上元二年》“ 辅国 赴上” 元 胡三省 注:“僕射、尚书赴省供职曰赴上。” 2.指赴京应试。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 嘉定 辛酉,乡人 王佐 起莘 ,以免举赴省。”《警世通言·一窟鬼癞道人除怪》:“这隻词名唤做《念奴娇》,是一个赴省士人姓 沉 名 文述 所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幕客某,流落 潮阳 , 魏阿星 时邀至舟中,供给备至,五年不衰,病愈,復资之赴省。”
- 省节
shěng jié
犹节省。
- 行省
xíng shěng
1.古代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称行省。《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乙巳, 金 曲赦 辽东 等路,以户部尚书 瓜勒佳必喇 (旧作 谷夹必兰 )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 辽东 。” 2.借指该省官。 宋 陆游 《纵笔》诗:“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 朱东润 注:“古代中央行政机构有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称为三省。 王炎 为枢密使,官位极高,出使 四川 ,故称行省。”《元史·百官志一》:“ 金 人来归者,因其故官,若行省,若元帅,则以行省、元帅授之。” 3.元 代除京师附近地区直隶于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外,又于 河南 、 江浙 、 湖广 、 陕西 、 辽阳 、 甘肃 、 岭北 、 云南 等处创设十一行中书省,作为普遍分设全国各地区的中央政务机构,简称十一行省,置丞相、平章等官以总揽该地区的政务。行省遂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的名称。 明 清 以后虽不采用行中书省的制度,而行省(或简称省)之名已在习惯上代表大行政区,沿用至今。《元史·世祖纪五》:“今大师方兴, 荆湖 淮西 各置行省,势位既不相下,号令必不能一,后当败事。”《明史·职官志五》:“ 明 初,又於各行省置都镇抚司,设都镇抚,副镇抚,知事。” 清 薛福成 《上李伯相论与英使议约事宜书》:“夫京师者,天下之首也,宜以全力护之;沿海、沿江各行省者,天下之肢体也,宜各自以其兵力守之。” 梁启超 《爱国歌》之一:“泱泱哉我 中华 !最大洲中最大国,廿二行省为一家!”参见“ 行臺 ”。
- 颀省
qí shěng
身躯上长而下短。
- 粉省
fěn shěng
尚书省的别称。
- 省纳
shěng nà
1.省察采纳。 2.谓以少量明器放进墓穴。
- 省耗
shěng hào
五代 时征收田赋的一种附加税。《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除夏秋税省耗。” 胡三省 注:“旧例,夏秋二税先有省耗,每斗一升,今后祇纳正税数,不量省耗。”《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三年》:“ 章 聚敛刻急。旧制,田税每斛更输二升,谓之‘雀鼠耗’, 章 始令更输二斗,谓之省耗。”
- 省谕
shěng yù
明白谕知。
- 省顾
shěng gù
看望。
- 谏省
jiàn shěng
御史台的别称。唐 刘禹锡 《李贾二大谏拜命后寄杨八寿州》诗:“諫省新登二直臣,万方惊喜捧丝纶。” 宋 司马光 《英宗皇帝挽歌辞》之三:“諫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 清 方文 《四令君诗·梁宣城平叔》:“明年入諫省,奉使 闽 粤 行。”
- 瞻省
zhān shěng
问候;看望。
- 省读
shěng dú
犹阅读。
- 省门
shěng mén
1.宫门;禁门。 《资治通鉴·汉安帝延光四年》:“时 江京 、 刘安 及 李闰 、 陈达 等俱坐省门下, 程 ( 孙程 )与 王康 共就斩 京 、 安 、 达 。”《资治通鉴·汉献帝兴平二年》:“ 酈 出,诣省门,白‘ 傕 不肯奉詔,辞语不顺。’” 胡三省 注:“天子所居曰禁中,亦曰省中。省门,即禁门也。” 宋 郑文宝 《南唐近事》:“ 员 梦中惊喜,理服驰马诣省门。” 2.指礼部衙门。亦指礼部试进士的场所。礼部隶尚书省,故称。 唐 刘禹锡 《插田歌》:“省门高軻峨,儂入无度数。” 宋 叶适 《孙永叔墓志铭》:“君负其能,踏省门五六,然终不得第名於进士。” 3.指省治。 清 龙启瑞 《何雨人家传》:“君闻变,先以老弱藏乡僻善处,而与族弟 进贤 急走省门求援。”
- 省简
shěng jiǎn
省略。
- 省马
shěng mǎ
宋 时国家收购、支配马匹的一种制度。
- 问省
wèn shěng
问候尊长的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