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落
bái luò
1.方言。份外收入。 2.方言。只落得。
- 白袍
bái páo
旧指未做官的士人。
- 辬白
bān bái
头发花白貌。 因借指老人。
- 白鼠
bái shǔ
1.传说中的百年老鼠。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鼠寿三百岁,满百岁则色白,善凭人而卜,名曰仲,能知一年中吉凶及千里外事。”《宋书·符瑞志下》:“ 晋惠帝 永嘉 元年五月,白鼠见东宫,皇太子获以献。” 2.鼹鼠的俗称。
- 霜白
shuāng bái
犹雪白。
- 白货
bái huò
1.指未完税的货物 2.指用作毒品的海洛因
- 白粮
bái liáng
1.亦作“白粮”。明清时在江南五府所征供宫廷和京师官员用的漕粮。 2.见“白粮”。
- 白荆
bái jīng
灌木名。 牡荆的一种。
- 荒白
huāng bái
犹荒芜。
- 白晕
bái yūn
1.日月周围的云气。《晋书·天文志》:“ 海西公 太和 四年闰月乙亥,月晕軫,復有白晕贯西北,晕斗柄三星。” 南朝 陈 徐陵 《关山月》诗之二:“苍茫縈白晕,萧瑟带长风。” 明 孙瑴 《古微书》卷十九:“乘金而王,则日黄中而白晕。” 2.白内障。《当代》1983年第3期:“打从五十岁起,他那双眼就过早蒙上一层老年的白晕。”
- 白着
bái zhe
1.亦作“ 白箸 ”。 显明。《汉书·冯奉世传》:“威功白著,为世使表。” 颜师古 注:“白著谓显明也。” 2.正税以外横取于民的苛税。《新唐书·刘晏传》:“初,州县取富人督漕輓,谓之‘船头’;主邮递,谓之‘捉驛’;税外横取,谓之‘白著’。” 唐 高亭 《讥元载》诗:“上元官吏务剥削, 江 淮 之人皆白著。”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租庸使 元载 以 吴 越 虽兵荒后,民产犹给,乃辟召豪吏分宰列邑以重敛之……其科率之列,不约户品之上下,但家有粟帛者,则以人徒围袭,如擒捕寇盗,然后薄録其产而中分之,甚者十八九,时人谓之白箸。言其厚敛无名,其所箸者,皆公然明白,无所嫌避。” 元 陈世隆 《北轩笔记》:“受者非惠,与者如弃,谓之白著。” 3.宋 代官府向商铺买物,应付的价款往往短缺甚至拖赖,谓之“白著”。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和买、白著、折帛、折变,再倍而取,累其所入,开闢以来未之有也。”《续文献通考·市籴一》:“至是臣僚言:今官可以官价买物,行铺以时值计之,计不得二三。重以迁延岁月而不偿,胥卒并缘为姦,积日既久,类成白著。” 4.谓酒喝得痛快。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世人谓酒酣为白箸。” 5.亦作“ 白箸 ”。指不占户籍的流民。 清 黄生 《义府》卷下:“按白著,谓流民不占户籍,别於土著者,故谓之白著。此举本以搜括逃亡逋负为名,虽著籍不欠租者,亦指为逃亡而取之。故谓此等人户为白著,以掩其掊克之迹也。”
- 白部
bái bù
古 鲜卑 部族名。《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元年》:“ 代王 什翼犍 使 白部 , 独孤部 南御 秦 兵,皆不胜,又使 南部 大人 刘库仁 将十万骑御之。” 胡三省 注:“ 鲜卑 有 白部 。 后汉 时 鲜卑 居 白山 者,最为强盛,后因曰 白部 。”
- 白素
bái sù
1.白色。 2.白色的生绢。
- 白赖
bái lài
1.强取于人或死不认账。 2.讹诈;冒认。
- 白练
bái liàn
1.白色熟绢。 唐 张籍 《凉州词》:“无数铃声遥过磧,应驮白练到 安西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我不如白练套头儿寻个自尽。”《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又走到山顶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那 长江 如一条白练。” 2.喻指像白绢一样的东西。 唐 庄南杰 《雁门太守行》:“跨下嘶风白练狞,腰间切玉青蛇活。” 明 袁宗道 《题瘦马卷》诗:“时去黄金 燕 市空,瘦来白练 吴门 短。” 唐 孟郊 韩愈 《秋雨联句》:“簷垂白练直,渠涨清 湘 大。” 茅盾 《子夜》十七:“船头激起的白浪有尺许高,船左右卷起两条白练,拖得远远的。”
- 白艾
bái ài
植物名。叶背有白毛,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