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疎
diào shū
见“ 调疏 ”。
- 雕疎
diāo shū
见“ 雕疏 ”。凋零,零落。
- 责疎
zé shū
责备数说。
- 顽疎
wán shū
见“ 顽疏 ”。
- 迂疎
yū shū
见“ 迂疏 ”。
- 槐疎
huái shū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桓玄 败后, 殷仲文 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復往日。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
- 宽疎
kuān shū
亦作“ 宽疏 ”。稀疏;不严密。
- 仗义疎财
zhàng yì shū cái
亦作“ 仗義疏財 ”。谓重义气而分财助人。 元 郑廷玉 《忍字记》楔子:“這個員外必是箇仗義疎財的人。” 元 无名氏 《贫富兴衰》第二折:“全不肯施仁布德行方便,那裏有仗義疎財發好心。”《水浒传》第三七回:“多聽的江湖上來往的人説兄長清德,扶危濟困,仗義疏財。”
- 通疎
tōng shū
见“ 通疏 ”。
- 生疎
shēng shū
见“ 生疏 ”。
- 消疎
xiāo shū
1.亦作“ 消疏 ”。 寂寞;冷落。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二折:“更那堪天寒日短,旷野消疏,关山寂寞。” 元 王修甫 《斗鹌鹑》套曲:“景消疎,人凄楚,心上离愁,腮边泪珠。” 元 曾瑞 《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闺怨·冬》曲:“掩空堂,锁餘香,消疎景物助凄凉。”《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虽园圃消疎,不足以当君之盛作,若得一诗,可以永为壮观。” 2.谓困乏,衰微,不景气。 元 白朴 《东墙记》楔子:“父丧父贫不似初,囊篋尽消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原来是年景消疏,买卖不济。” 3.稀少;减少。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三折:“问行人踪跡消疎。”《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左边 丁奉 ,右边 徐盛 --并合 蒋钦 等三路军马……将 关公 困在垓心,手下将士,渐渐消疏。”
- 贵疎
guì shū
谓珍贵而不实用。
- 萧疎
xiāo shū
见“ 萧疏 ”。
- 贱疎
jiàn shū
见“ 贱疏 ”。
- 麤疎
cū shū
1.亦作“ 麤疏 ”。亦作“ 麤踈 ”。亦作“麄疏”。亦作“麄踈”。粗忽疏慢。《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张昭 非 肃 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 肃 年少麤疎,未可用。” 宋 苏辙 《泝潮》诗之一:“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麄踈。”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第一折:“他鹰指爪,蟒身躯,忒躁暴,太麄疎,但言语,便喧呼。” 2.粗糙;不精密。《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后﹞袍极麤疏,诸主朝望见,反以为綺。”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诸主家朝请,望见后袍极麤踈,反以为侍婢之数。” 宋 杨万里 《题望韶亭》诗:“ 尧 时文物也麄踈,礼乐犹带鸿荒餘。”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一折:“则我这衣袂麄疎,都是柴草络布无绵絮。” 梁启超 《说动》:“机器不兴,工欲动,而笨拙麤疏之刀锯絏之。” 3.谓才识疏略寡陋。《吕氏春秋·异宝》“其知弥觕” 汉 高诱 注:“觕,麤疏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然 隐 才雄而麄疏, 鄴 才清而緜緻。”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七:“盗喜曰:‘秀才乃肯自屈,何不可者!顾吾辈麤疏,恐为秀才笑耳。’” 4.形容声音粗沉而不连续。 唐 孟郊 《秋怀》诗之九:“秋深月清苦,虫老声麤踈。”
- 弊衣疎食
bì yī shū shí
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 谓生活清苦。《周书·柳虯传》:“弊衣疎食,未嘗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