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天田
kào tiān tián
指种而不管的农田。
- 壖田
ruán tián
指河边的田地。
- 墓田
mù tián
坟地。
- 田塍
tián chéng
见“ 田畻 ”。
- 分田
fēn tián
1.划分土地给耕者耕种;分配土地。《孟子·滕文公上》:“经界不正,井地不钧,穀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太平天囯 《天朝田亩制度》:“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 2.分取田地所产之物。《汉书·食货志上》:“ 汉 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实什税五也。” 颜师古 注:“分田,谓贫者无田而取富人田耕种,共分其所收也。”
- 书田
shū tián
1.以耕田比喻读书,故称书为“书田”。 2.旧时巨族大姓以公置田产中的地租所得,行为族中子弟读书的补贴,谓之“书田”。
- 瓜田之嫌
guā tián zhī xián
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 田主
tián zhǔ
1.田神。《周礼·地官·大司徒》:“设其社稷之壝,而树之田主。” 郑玄 注:“田主,田神。后土,田正之所依也。” 贾公彦 疏:“此田主,当在藉田之中依树木而为之,故云各以其野之所宜木。” 2.旧谓田地的所有者。《史记·陈杞世家》:“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宋史·宁宗纪三》:“詔两 浙 、 江 、 淮路 ,諭民杂种粟麦麻豆,有司毋收其赋,田主毋责其租。” 孙中山 《农民大联合》:“你所耕种的田,大多数都是租来的,租钱又贵,所以你们每年辛辛苦苦得来的钱,都是为商人和田主空劳动的。”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米﹞怎么能够不粜呢?田主方面的租是要缴的。”
- 三田
sān tián
1.古时天子、诸侯每年三次田猎,称为三田。《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一为乾豆,二为宾客,三为充君之庖。” 孔颖达 疏:“一岁三时田猎。猎在田中,又为田除害,故称田也。” 2.道家谓两眉间为上丹田,心为中丹田,脐下为下丹田,合称三丹田或三田。 唐 吕岩 《赠刘芳处士》诗:“悠悠忧家復忧国,耗尽三田元宅火。” 宋 范成大 《宿妙庭观次东坡旧韵》:“升隆三田自有丹,浪寻盘鼎斸仙坛。” 沉钦韩 注引《玄奥集》:“脑为上田,心为中田,气海为下田。” 明 宋濂 《傅同虚像赞》:“将求子於外兮,则鍊精於三田;欲索君於内兮,则游神乎八天。”
- 播田
bō tián
种田,种植。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后稷 长於 邰 土,播田五穀。” 南朝 梁元帝 《言志赋》:“闻 夏王 之铸鼎,重 农皇 之播田。” 丁玲 《水》:“你做了二十年长工,播田、种地、打杂,抬轿,你还没有饿死,已经算你的运气。”
- 晒田
shài tián
为使水稻根系深扎,防止倒伏,把田里的水抽干,让太阳照射田面,也叫烤田
- 田躺
tián tǎng
在烂泥地上滑行的一种乘坐工具。相传为 明 代抗 倭 名将 戚继光 所制。
- 田苗
tián miáo
禾苗。
- 稊田
tí tián
谓贫瘠的田地;薄田。
- 骈田
pián tián
1.聚会;连属。形容多。 2.形容声音宏大四布。
- 田饩
tián xì
田邑和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