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畻
tián chéng
亦作“ 田塍 ”。田埂。
- 田稻
tián dào
1.田里稻子。 多指水稻。 2.种稻。
- 田方
tián fāng
宋神宗 熙宁 五年颁行方田制;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按地之肥瘠分五等以定其税。田方,一方之田。《宋史·食货志上二》:“凡田方之角,立土为埄,植其野之所宜木以封表之。有方帐,有庄帐,有甲帖,有户帖;其分烟析产、典卖割移,官给契,县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为正。”参见“ 方田法 ”。
- 田岸
tián àn
民间俗语,一般指田埂或地坎,因类似河岸、江岸而得名。
- 麻田
má tián
1.北魏实行均田制时分配给农民种麻的土地。 2.泛指种麻的田。
- 漂田
piāo tián
水田。
- 板田
bǎn tián
土壤板结的田。
- 时田
shí tián
指四时田猎。
- 田路
tián lù
即木路(2).田间小路。
- 棉田
mián tián
专门用来种植棉花的农田
- 田神
tián shén
农神。
- 田畔
tián pàn
田界;田边。
- 莆田
pú tián
县名。 在福建省东部沿海、木兰溪下游
- 新田
xīn tián
开垦两年的田地。
- 私田
sī tián
1.古代井田制度,每井九百亩,八家各分配百亩,称为“私田”。《穀梁传·宣公十五年》:“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私田稼不善,则非吏;公田稼不善,则非民。”《汉书·食货志上》:“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畮,公田十畮,是为八百八十畮,餘二十畮以为庐舍。”《孟子·梁惠王下》“ 文王 之治 岐 也,耕者九一” 宋 朱熹 集注:“九一者,井田之制也。方一里为一井,其田九百亩,中画井字。界为九区,一区之中,为田百亩,中百亩为公田,外八百亩为私田,八家各受私田百亩,而同养公田,是九分而税其一也。”参见“ 井田 ”。 2.私人所有的田地。《汉书·五行志中之上》:“今陛下弃万乘之至贵……置私田於民间,畜私奴、车马於北宫。”
- 田税
tián shuì
田地的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