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引
qín yǐn
琴曲名。
- 琴床
qín chuáng
琴案;琴几。
- 琴师
qín shī
精于弹琴而为乐队伴奏的人;教授琴类乐器的老师
- 琴川
qín chuān
江苏 常熟 的别名。宋 万俟绍之 《饯常熟宰》诗:“九重定问 琴川 事,为奏通川一渡閒。” 宋 袁说友 《次常熟县》诗:“衝寒一舸下 琴川 ,小缆依依市柳边。”
- 峄阳琴
yì yáng qín
峄山 梧桐制的琴。借指精美的琴。
- 焦尾琴
jiāo wěi qín
1.琴名。 2.泛指好琴。
- 琴室
qín shì
奏琴之室。
- 琴客
qín kè
弹琴的人。
- 琴好
qín hǎo
谓琴瑟和好,比喻夫妇和睦。
- 诗琴
shī qín
源自东方有大梨形琴身和带品的指板、有六到十三对琴弦、用置于琴头中的弦轴调音的弹拨乐器
- 琴高鱼
qín gāo yú
宋 时 泾县 琴溪 的特产小鱼。传说为 琴高 于此所投药滓化生,故名。
- 马头琴
mǎ tóu qín
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 囊琴
náng qín
1.装琴入袋。元 傅若金 《送金华王琴士还山》诗:“年少 金华 客,囊琴暂出山。” 2.囊中之琴。 明 刘崧 《题余仲扬画山水图为余自安赋》:“囊琴未发絃未奏,已觉流水声洋洋。”
- 琴瑟和好
qín sè hé hǎo
比喻夫妇情深和美。 亦作“琴瑟静好”、“琴瑟之好”、“琴瑟之欢”、“琴瑟之乐”、“琴瑟和同”、“琴瑟和调”。
- 琴台
qín tái
1.作为弹琴场所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物。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宴私移烛饮,游赏藉琴臺。” 2.安放琴的座垫。 3.台名。在 四川 成都 浣花溪 畔,相传为 汉 司马相如 弹琴之所。 北周 庾信 《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龙飞剑匣,鹤别 琴臺 。” 倪璠 注:“《益州记》曰:‘ 司马相如 宅在州西 笮桥 北百步许。’ 李膺 曰:‘市桥西二百里,得 相如 旧宅。今按 梅安寺 南有 琴臺 。’” 唐 岑参 《司马相如琴台》诗:“ 相如 琴臺 古,人去臺亦空。” 唐 杜甫 《琴台》诗:“酒肆人间世, 琴臺 日暮云。”《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从来女侠会怜才,到底姻成亦快哉;也有惊分终不偶,独含幽怨向 琴臺 。” 4.台名。相传为 春秋 时 单父 宰 宓子贱 弹琴之所。在 山东省 单县 东南之旧城北。 唐 岑参 《梁园歌》:“ 单父 古来称 宓生 ,祗今为政有吾兄,輶轩若过 梁园 道,应傍 琴臺 闻政声。” 清 陈维崧 《金菊对芙蓉·访单县琴台》词题注:“邑为 宓子贱 巫马期 旧治,臺有 二贤祠 。” 5.台名。在 河南省 鲁山县 城北, 唐 元德秀 所建。 金 元好问 《元鲁县琴台》诗:“荒城草木合,破屋风雨侵,千年一 琴臺 ,睠焉涕盈襟。” 6.台名。在 江苏省 苏州 灵岩山 上。 清 汪懋麟 《雨中重游灵岩》诗:“取径直造 琴臺 颠,白云一气杳难破。”
- 口弦琴
kǒu xián qín
鄂伦春语叫“明努卡”,也叫“天恩共”(意为铁的声音),达斡尔族叫“哈尼卡”,汉语称“口弦”。是流行北方民族蒙古族,于羌族、回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满族(以及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中的一种簧片乐器,是中国最小的民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