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理
shùn lǐ
1.遵循道理。《管子·君臣上》:“是故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而不失之谓道。”《韩诗外传》卷七:“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 晋 张华 《鹪鹩四赋》:“委命顺理,与物无患。”《朱子语类》卷八:“‘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2.有条理,不紊乱。 南朝 宋 朱昭之 《难顾道士夷夏论》:“二贤推盪往反解材之势,纵復得解,非顺理之作,顺理析之,岂得推盪。”《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君臣唱和,雅合顺理之仪。”《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那老头儿把那将及二尺长的白鬍子……收拾得十分洁浄光彩,根根顺理飘扬。”《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姑娘没曾这么冷静地顺理想过。” 3.方言。整理。《十月》1982年第5期:“这个烂摊子,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拾掇好的,就像倒了一座大厦,光这碎石烂瓦、破檩糟椽,怎么个顺理?顺理完了,地基也得重新清理。这个担子,可非同小可!”
- 锄理
chú lǐ
犹锄治。
- 理能
lǐ néng
治理政事的才能。
- 睬理
cǎi lǐ
犹理睬。
- 纲理
gāng lǐ
1.纲纪,法度。 2.统治。
- 究理
jiū lǐ
1.尽理。 2.推求道理。 3.追究。
- 非理
fēi lǐ
1.不合常理;违背情理。 2.谓不讲道理。
- 干理
gàn lǐ
1.治理;料理。 2.谓干练有理事之才。
- 神理
shén lǐ
1.犹神道。 谓冥冥之中具有无上威力,能显示灵异,赐福降灾的神灵之道。 2.精神理致;旨意理路。 3.灵魂。
- 理干
lǐ gàn
谓治事干练。
- 理道
lǐ dào
1.道理;理法。汉 徐干 《中论·修本》:“人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则异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三年四月》:“今陛下还宫已数日,将士直突呼叫,入至殿门,诚为不知理道。” 严复 《论世变之亟》:“ 中国 理道与西法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 2.理政之道。 唐 韩偓 《朝退书怀》诗:“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鏐》:“﹝ 钱鏐 ﹞迨於晚岁,方爱人下士,留心理道,数十年间,时甚归美。” 宋 王谠 《唐语林·夙慧》:“ 开元 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 3.指文章的义理。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文士轻薄不顾理道,有甚害义者。” 明 李东阳 《送毕验封充淮府册封副使》诗序:“文学足以考据理道,才略足以酬应事变。”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 陈公 ﹞为古文学,得於 桐城 姚姬传 先生;扶植理道,宽朴博雅。”
- 理直
lǐ zhí
1.忠恕正直。 2.理由正大、正确。 3.亦作“理值”。照料;料理。 4.审理确实。
- 贞理
zhēn lǐ
信守节义
- 绥理
suí lǐ
安抚治理。《汉书·成帝纪》:“朕承 太祖 鸿业,奉宗庙二十五年,德不能绥理宇内,百姓怨望者众。”《梁书·良吏传·何远》:“郡经寇抄, 远 尽心绥理,復著名迹。”
- 理折
lǐ shé
道理令人折服。
- 石理
shí lǐ
石头的脉络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