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董狐
guǐ dǒng hú
指专门为鬼作传记的人。 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干寳 向 刘真长 叙其《搜神记》, 刘 曰:‘卿可谓鬼之 董狐 。’” 唐 褚遂良 《鬼冢志·附鲁秋胡妻疑冢志》:“援笔伸纸,不觉自嘲为鬼 董狐 矣。”按, 董狐 ,古之良史。
- 鬼狐缠
guǐ hú chán
犹鬼胡由。胡闹,鬼混。
- 鬼花狐
guǐ huā hú
糊弄人的伎俩,花招。
- 野狐禅
yě hú chán
1.禅宗对一些妄称开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讥刺语。据说从前有一老人谈因果,因错对一字,就五百生投胎为野狐。后遇 百丈禅师 点化,始得解脱。见《五灯会元·马祖一禅师法嗣·百丈怀海禅师》。 明 李贽 《说法因由》:“务狮子吼,无野狐禪,则 续灯 之意不虚, 张南湖 诸公之意亦不虚矣。” 清 钱谦益 《庚午二月憨山大师全身入五乳塔院属其徒以瓣香致吊奉述长句》之二:“犹有六时喧瀑布,诸方惊倒野狐禪。” 2.指外道;异端。《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自己想要说的话,仅仅是由搜索枯肠而来的一些支离灭裂的野狐禅,那能够和那严整的理论系统‘相对论’相对?”亦省作“ 野狐 ”。 梁启超 《新民说》九:“当晚 明 时,举国言心学,全学界皆野狐矣!”
- 野狐落
yě hú luò
唐 宫中巷名。宫人聚居之处。《新唐书·温造传》:“ 大和 二年,内 昭德寺 火,延禁中‘野狐落’。 野狐落 者,宫人所居也。”《续说郛》卷十九引 明 曹安 《谰言长语》:“诗词中有院落、篱落、村落、部落。落,居也。 唐 宫中巷有 野狐落 ,落亦居也。”一说, 唐 宫人葬处。 清 方以智 《通雅·宫室》:“ 野狐落 即 宫人斜 《青藤路史》云: 唐 宫人葬处名 野狐落 。”
- 飞狐道
fēi hú dào
古道名。
- 狐狸精
hú li jīng
1.迷信人认为狐狸能修炼成精,变成美女迷惑人。指勾引诱惑男人的女子 2.王夫人道:唱戏的女孩子,自然是狐狸精了!--《红楼梦》
- 狐袖
hú xiù
狐的毛皮制成的衣袖。 指贵重的服饰。
- 狐绥
hú suí
《诗·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 淇 梁。 ” 朱熹 集传:“狐者,妖媚之兽。绥绥,独行求匹之貌。”后因以“狐绥”喻妇女淫乱。
- 黄狐
huáng hú
黄毛狐狸。
- 狐白
hú bái
1.狐狸腋下的白毛皮。 2.见“狐白裘”。
- 狐迷
hú mí
被狐妖所蛊惑。 喻人被邪恶所迷。
- 狐疝
hú shàn
即疝气。
- 狐臊
hú sāo
见狐臭
- 狐襟貉袖
hú jīn mò xiù
泛指毛皮制成的衣服。
- 狐裘尨茸
hú qiú méng róng
用以比喻国政混乱。尨茸,蓬乱的样子。同“狐裘蒙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