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夷狄
yí dí
1.古称东方部族为 夷 ,北方部族为 狄 。 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汉书·萧望之传》:“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 宋 王安石 《河北民》诗:“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鲁迅 《坟·论“他妈的!”》:“ 唐 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 金 元 ,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 2.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国语·郑语》:“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 唐 韩愈 《毛颖传》:“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 管城 。” 唐 聂夷中 《行路难》诗:“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 3.视为夷狄。《公羊传·桓公十五年》:“皆何以称人?夷狄之也。”《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其谓之 秦 何?夷狄之也。”《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论》:“以 五代 之君而视 十国 ,夷狄之则未可也。”
- 康狄
kāng dí
杜康 和 仪狄 的并称。二人皆传说中古之善酿酒者。
- 介狄
jiè dí
犹言元凶。
- 屈狄
qū dí
古代王后以及有封号的贵族妇女所穿的一种命服。 历代有差。屈,通“ 闕 ”。
- 八狄
bā dí
古代对北方部族的泛称。
- 蛮夷戎狄
mán yí róng dí
古代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
- 巨狄
jù dí
指 秦始皇 时身穿夷狄之服的巨人。
- 褕狄
yú dí
见“ 褕翟 ”。
- 六狄
liù dí
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狄的六部落。
- 长狄
cháng dí
1.亦作“ 长翟 ”。春秋 时 狄 族的一支,传说其人身材较高,故称。《公羊传·文公十一年》:“ 叔孙得臣 败 狄 于 咸 。 狄 者何? 长狄 也。” 何休 注:“盖长百尺。”《史记·孔子世家》:“ 汪罔氏 之君守 封 禺 之山,为 釐 姓。在 虞 、 夏 、 商 为 汪罔 ,於 周 为 长翟 ,今谓之大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秦始皇 二十六年, 长狄 十二,见於 临洮 ,长五丈餘。” 2.借指外国侵略者。 清 张维屏 《三元里》诗:“一戈已桩 长狄 喉,十里犹悬 郅支 首。”
- 金狄
jīn dí
1.金人。 铜铸的人像。《文选·张衡<西京赋>》:“高门有閌,列坐金狄。” 李善 注:“金狄,金人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按 秦始皇 二十六年,长狄十二,见於 临洮 ,长五丈餘,以为善祥,铸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万斤,坐之宫门之前,谓之金狄。” 唐 李商隐 《石城》诗:“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 清 孙中岳 《大侄书金陵回即走西安怅然念之》诗:“故宫荒草埋金狄,客路秋风动石鲸。” 2.借指佛或佛教。《旧唐书·武宗纪》:“一朝隳残金狄,燔弃胡书,结怨於膜拜之流,犯怒於鄙夫之口。” 宋 苏轼 《赠梁道人》诗:“採药 壶公 处处过,笑看金狄手摩挲。”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又 林灵素 詆佛教谓之金狄乱华,当时金狄之语,虽詔令及士大夫章奏碑版亦多用之。” 3.指 南宋 时北方 女真 族建立的 金 王朝。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想肉》:“自 靖康 丙午岁, 金 狄乱华,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
- 仪狄
yí dí
1.传说为夏禹时善酿酒者。 2.用为酒的代称。
- 五狄
wǔ dí
古代对居于我国北方的五个少数民族的合称。
- 厍狄
shè dí
复姓。
- 遐狄
xiá dí
1.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2.长狄。本谓狄族的一支,其人身材高大。后世遂塑像以镇殿堂。
- 夏狄
xià dí
见“ 夏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