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狂
jí kuáng
犹病狂。特指植物不华而实的异常现象。
- 狂简
kuáng jiǎn
志向高远而处事疏阔。
- 狂走
kuáng zǒu
乱跑;疾奔。《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阳明脉伤,即当狂走。”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士无贤不肖,皆乐立名於世,而 伯通 独中风狂走,自捐盛时。” 宋 苏轼 《蝎虎》诗:“今年岁旱号蜥蝎,狂走儿童闹歌舞。” 清 曾国藩 《祭汤海秋文》:“忽焉狂走,东下 江 南, 秦淮 夜醉,笙吹喃喃。”
- 狂舞
kuáng wǔ
尽情,疯狂地舞动.
- 狂缪
kuáng miù
见“ 狂谬 ”。
- 狂童
kuáng tóng
1.轻狂顽劣的少年。《诗·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孔颖达 疏:“狂童,谓狂顽之童稚。” 朱熹 集传:“狂童犹狂且,狡童也。” 清 宋荦 《<明遗民诗>序》:“岂能使狂童怨女,放士鲜民,皆奏清庙之音。” 2.指狂悖作乱的人。童,奴才。此为鄙称。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臣有平贼策,狂童不难治。” 唐 韩偓 《乱后却至近甸有感》诗:“狂童容易犯 金门 ,比屋齐人作旅魂。”
- 迷狂
mí kuáng
犹迷乱。
- 狂贼
kuáng zéi
猖狂的寇盗;疯狂的贼人。
- 风狂
fēng kuáng
疯狂,发疯。
- 狂病
kuáng bìng
1.精神失常之病,疯癫病。 《汉书·梁孝王刘武传》:“今 梁王 年少,颇有狂病。” 2.指患有疯癫症。《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衡 ﹞自称狂病,不肯往。”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中:“ 贞观 中,有 河内 人妄为妖言,大理丞 张藴古 以其素狂病,不当坐。” 3.疏狂之痼习。
- 狂矢
kuáng shǐ
强劲的箭。喻出色的人才。
- 狂禅
kuáng chán
1.佛教谓学禅不当而流于狂妄。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七八:“狂禪闢尽礼 天台 ,掉臂琉璃屏上回。”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一四一:“似师毕竟胜狂禪,师今迟我 莲花国 。” 2.指狂放不拘的僧人。 柳亚子 《西湖谒曼殊墓有作》诗:“安得华严能涌现,一龕香火礼狂禪。” 3.喻学术、艺术流派中僻陋悖理者。 郭沫若 《蜩螗集·题关山月画》诗:“狂禪误尽佳儿女,更误丹青数百年。” 郭沫若 《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假如我们想到 王阳明 的弟子,不一二传便流于狂禅,这段史影是更容易令人首肯了。”
- 狂豪
kuáng háo
狂放豪迈。
- 狂猎
kuáng liè
是一种地区性神话,普遍与地区性人种有关。该神话现象较为频繁地出现在北欧,日耳曼,高卢人(凯尔特的一支)以及部分加泰罗尼亚地区的文化中。
- 狂荡
kuáng dàng
1.放荡不羁。《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於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旧唐书·严武传》:“性本狂荡,视事多率胸臆,虽慈母言不之顾。”《大马扁》第一回:“那 康有为 是个狂荡之人。” 2.轻狂。 前蜀 尹鶚 《菩萨蛮》词:“少年狂荡惯,花曲长牵绊。” 茅盾 《子夜》一:“他又听得狂荡的艳笑。” 3.犹淫荡。《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富翁愈加狂荡,心里想道:‘今日丹房中若是无人,儘可撩拨他。’”《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是夕开怀畅饮,醉后不觉狂荡,便按住 小东 求欢。” 4.游荡。《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从前都是误疑他,将谓经年狂荡不归家。” 5.猖狂。 蒋光慈 《太平洋的恶象》诗:“ 英吉利 资本主义战舰的往来, 日本 帝国主义魔王的狂荡。”
- 狂瞽
kuáng gǔ
愚妄无知。多用作自谦之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