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牺牲
xī shēng
1.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 2.放弃;舍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3.为坚持信仰而死 4.又如:英勇牺牲 5.花费掉
- 夕牲
xī shēng
祭祀前夕,查看牺牲。
- 麪牲
miàn shēng
亦作“麵牲”。 用面粉制成的牛羊等祭品。 宋 罗泌 《路史·发挥·共工水害》:“抑尝即 武帝 所泥报讖之説言之,囚饿 臺城 欲一盂蜜水不得而死,此宗庙麪牲而不血食之报。” 李鉴堂 《俗语考原》:“ 梁武帝 时,詔以宗庙用牺牢,有累冥道。宜皆以麵为之。故后祭鬼神,有以麵牲代之者。”
- 帝牲
dì shēng
祭祀天帝的牲物。 《公羊传·宣公三年》:“帝牲不吉,则扳稷牲而卜之。”
- 骍牲
xīng shēng
祭祀用的赤色的牺牲。
- 大牲
dà shēng
供祭祀用的牛。《易·萃》:“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 李鼎祚 集解引 郑玄 曰:“大牲,牛也。”《左传·僖公十九年》:“小事不用大牲。”
- 自我牺牲
zì wǒ xī shēng
为别人(或事)牺牲自己。
- 牷牲
quán shēng
纯色的全牲。
- 三牲
sān shēng
古时祭祀用的供品,分大三牲(猪、牛、羊)和小三牲(鸡、鸭、鱼)两种
- 祷牲
dǎo shēng
祈祷时所用的祭牲。
- 神牲
shén shēng
祭神用的牲类。
- 刑牲
xíng shēng
谓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
- 六牲
liù shēng
即六畜:马、牛、羊、豕、犬、鸡。
- 省牲
shěng shēng
古代祭祀前,主祭及助祭者须审察祭祀用的牲畜,以示虔诚,称为“省牲”。
- 犆牲
tè shēng
即特牲。
- 硕牲
shuò shēng
肥大的牲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