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牒
téng dié
传送文书。
- 监牒
jiān dié
国子监的文凭。
- 蒲牒
pú dié
谓以蒲草作牒。
- 秘牒
mì dié
秘要的册籍。
- 随牒
suí dié
据以授官的委任状。
- 白牒
bái dié
1.未用印的公文。 2.泛指官府文书。
- 瑶牒
yáo dié
1.珍贵的典册。 2.帝王的族谱。
- 选牒
xuǎn dié
1.推荐官吏的公文。《宋书·王景文传》:“去五月中,吾病始差,未堪劳役,使卿等看选牒,署竟,请敕施行。”《南史·王繢传》:“ 齐武帝 为抚军,吏部尚书 张岱 选 繢 为长史,呈选牒, 高帝 笑曰:‘此可谓素望。’” 2.委任。《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及罢 軾 湖州 ,差职员追摄。既而帝批令御史臺,选牒朝臣一员乘驛马追摄。”
- 韵牒
yùn dié
指写有联句的竹简。
- 钩牒
gōu dié
亦作“钩牒”。 指衣带、手板等上朝衣物。
- 荣牒
róng dié
谓授官的簿录。
- 簿牒
bù dié
簿籍文书。
- 竹牒
zhú dié
竹简。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籍者尺二竹牒,记人之年名字物色,县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急就篇》曰:以竹为书牋,谓之简。《释名》云:简者,编也,可编録记事而已。又曰:简者,略也,言竹牒之单者,将以简略其事,盖平板之类耳。”
- 玉牒
yù dié
1.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史记·孝武本纪》:“封 泰山 下东方,如郊祠 泰一 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祕。”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郊禅》:“ 开元 十三年, 玄宗 既封禪,问 贺知章 曰:‘前代帝王何故秘玉牒之文?’ 知章 对曰:‘玉牒本通神明之意,前代帝王所求各异,或祷年算,或求神仙,其事微密,故外人莫知之。’”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祈福不劳藏玉牒,礼天须至用金泥。” 2.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 宋 代,每十年一修。《新唐书·百官志三》:“﹝ 宗正寺 ﹞知图谱官一人,修玉牒官一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玉牒修书,始於 大中 祥符 ,至於 政 宣 而极备……编年以纪帝系,而戴其历数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为《玉牒》。” 明 何景明 《寄樊国宾》诗:“业绍青緗旧,名沾玉牒香。”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第九章:“我曾根据一九三七年修订的‘玉牒’和妹妹弟弟们提供的材料,做过一个统计。” 3.泛指典册、史籍。《文选·左思<吴都赋>》:“鸟策篆素,玉牒石记。” 张铣 注:“玉牒、石记,皆典策类也。”《文选·张协<七命>》:“生必耀华名於玉牒,没则勒洪伐於金册。” 李周翰 注:“玉牒、金册,并国史也。” 4.指佛道之书。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玉牒记》云:‘天下悠悠,皆可长生也;患於犹豫,故不成耳。’” 隋 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前佛后佛,谅同金口;即教当教,寧殊玉牒。”《云笈七籤》卷七:“三元布经皆刻金丹之书,盛以自然云锦之囊,封以三寳神之章,藏於九天之上大有之宫,谓之玉牒金书。” 5.神仙名籍。 唐 韦应物 《萼绿华歌》:“有一人兮升紫霞,书名玉牒兮 萼緑华 。”
- 録牒
lù dié
名册。
- 符牒
fú dié
1.符移关牒等公文的统称。 2.官符和度牒。官府给予僧道的证明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