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燥
jí zào
见“ 急躁 ”。
- 心烦意燥
xīn fán yì zào
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 燥子
zào zǐ
即臊子。方言。细切的肉。亦指烹调好加在别的食物中的肉末或肉丁。
- 发燥
fā zào
犹发急。《白雪遗音·马头调·祭灶》:“俺也买不起糖瓜,俺也蒸不起年糕。虔心一条又到了三十日,手里无钱乾发燥。”
- 恼燥
nǎo zào
犹恼火。
- 水流湿,火就燥
shuǐ liú shī,huǒ jiù zào
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 燥脾
zào pí
痛快;快意。
- 燥渴
zào kě
1.口渴。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有 祝生 造其同年某,中途燥渴思饮。” 2.干燥,迫切需要水分。 茅盾 《三人行》十:“站在水车边看清冷的水汩汩地灌到燥渴的田里去。”
- 燥涸
zào hé
干涸。
- 燥涩
zào sè
干燥滞涩。
- 上燥治气
shàng zào zhì qì
中医术语。指燥邪犯肺时,应从气分治疗。
- 燥荻枯柴
zào dí kū chái
荻:荻草,似芦苇。 干燥的荻草,干枯的柴木。指易燃之物。
- 干燥器
gān zào qì
实验室中用来除去潮湿物质中水分的器具。用玻璃制成。形状如图。有孔瓷板下面放干燥剂,上面放需干燥的物质;器身与器盖磨口处涂凡士林,以与外界隔绝。 【干燥器】实验室中用来除去潮湿物质中水分的器具。用玻璃制成。形状如图。有孔瓷板下面放干燥剂,上面放需干燥的物质;器身与器盖磨口处涂凡士林,以与外界隔绝。
- 燥刚
zào gāng
1.干燥刚劲。 2.指燥烈干热的药。
- 燥脾胃
zào pí wèi
见“ 燥脾 ”。
- 燥热
zào rè
1.空气湿度小而温度高 2.中医病证名。又称燥火。因感受燥气,耗伤津液,化热化火所致。症见咽干发热、牙龈肿痛、鼻衄干咳等。治宜清热润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