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踖然
jí rán
1.敏捷而恭敬貌。 2.惶惧不安貌。
- 砰然
pēng rán
雷声;水流激荡声;用力敲门声或开门声;器物坠落或撞击声
- 琤然
chēng rán
声音清脆貌。 唐 陆龟蒙 《自遣诗》之六:“玉芝敲折琤然堕,合有真人上姓名。”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其人乘小马至门,审度端直,鞭马而过,琤然闻剑动之声,既过而人马无伤。”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懊丧至家,则纺车琤然,妇方引线。”《收获》1981年第6期:“﹝小溪﹞湍急处如飞珠溅玉,平缓处若银湖泻波,错落有致,琤然出声。”
- 皎然
jiǎo rán
1.明亮洁白貌。 《汉书·天文志》:“ 元延 元年四月丁酉日餔时,天暒晏,殷殷如雷声,有流星头大如缶,长十餘丈,皎然赤白色,从日下东南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子猷 居 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 左思 《招隐》诗。” 唐 陆龟蒙 皮日休 《寒夜联句》:“况闻风篁上,摆落残冻雪。寂尔万籟清,皎然诸靄灭。” 明 谢谠 《四喜记·佳期重会》:“冰轮乍皎然,正中天,懽娱不觉宵光半。” 2.高洁貌。《后汉书·王畅传》:“ 蘧伯玉 耻独为君子,府君不希 孔圣 之明训,而慕 夷 齐 之末操,无乃皎然自贵於世乎?” 明 方孝孺 《袁安卧雪图赞》:“烈烈司徒,处困不折。志行皎然,与雪俱洁。” 3.清晰貌;分明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抗喉矫舌之差,攒脣激齿之异,廉肉相準,皎然可分。” 唐 孟郊 《送孟寂赴举》诗:“浊水无白日,清流鉴苍旻。贤愚皎然别,结交当有因。” 清 龚自珍 《与江居士笺》:“所可喜者,中夜皎然,於本来此心,知无损已尔。” 李新 《<红楼梦>新评》:“殊不知视妇女如珍宝之心,皎然如见,此不可为讳者也。”
- 毅然
yì rán
刚强坚韧而果断的样子
- 浩然正气
hào rán zhèng qì
正大刚直的气势。
- 斐然
fěi rán
有文采的样子;显著。
- 慨然
kǎi rán
1.形容感慨 2.形容慷慨
- 愕然
è rán
处于受惊或受惊者的状态
- 恍然顿悟
huǎng rán dùn wù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 恬然自得
tián rán zì dé
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 廓然无累
kuò rán wú lěi
空旷广阔,没有一点牵挂。
- 岸然道貌
àn rán dào mào
指严肃的神态。
- 尽然
jìn rán
1.完全如此 2.完全对
- 安然无恙
ān rán wú yàng
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 怦然心动
pēng rán xīn dòng
心怦怦地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