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焉得虎子
yān dé hǔ zǐ
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
- 焉乃
yān nǎi
亦作“ 焉廼 ”。 连词。于是。
- 焉知
yān zhī
“怎么知道”或者“怎么才能知道”。
- 焉尔
yān ěr
亦作“ 焉耳 ”。于是,而已。《穀梁传·僖公二十年》:“秋, 齐 人 狄 人盟於 邢 , 邢 为主焉尔。” 何休 注:“焉尔,犹於是也。”《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 焦循 正义:“焉耳,当作焉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鲁迅 《<嵇康集>序》:“恨学识荒陋,疏失盖多,亦第欲存留旧文,得稍流布焉尔。”
- 焉耆一龟兹语
yān qí yī qiū cí yǔ
古代流行在 新疆 吐鲁番 、 焉耆 和 库车 一带的语言。 分 焉耆 与 龟兹 ( 库车 )两种方言,差别较大。前者曾称“吐火罗语A”,后者曾称“吐火罗语B”。属印欧语系Centum(Kentum)支派。文字使用婆罗米字母斜体。20世纪初以来,在我国 新疆 吐鲁番 、 焉耆 、 库车 等地发现了此语言的文献,多属7-8世纪,对印欧语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 焉廼
yān nǎi
见“ 焉乃 ”。
- 焉酸
yān suān
草名。
- 焉提
yān tí
即阏氏。
- 焉耳
yān ěr
见“ 焉尔 ”。
- 焉能
yān néng
怎么能?
- 焉支
yān zhī
1.山名。一称燕支山、胭脂山。在甘肃省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山势险要,历代驻兵防守。 2.一种红色的颜料,多用以涂脸颊或嘴唇。也写作“胭脂”。
- 焉乌
yān wū
“焉”“乌”二字形似,因泛指字形相似而易混淆的汉字。
- 焉逢
yān féng
十干纪年法,太岁在甲之名。《史记·历书》:“ 太初 元年,岁名‘焉逢摄提格’。” 司马贞 索隐:“焉逢,《汉书》作‘閼逢’。”《史记·历书》:“焉逢困敦三年。” 司马贞 索隐:“焉逢,甲也。”
- 焉耆明屋
yān qí míng wū
古代寺院遗址。位于 新疆 库尔勒 与 焉耆 之间,地名 七格星 。“明屋”是维吾尔语“千佛”之意。遗址规模很大,分南北两个大寺,在北大寺西北还有十个石窟。寺院创建于两 晋 ,现存遗址是 唐 至 元 代的建筑物。出土的壁画、塑像残块和建筑装饰等,都是研究当时佛教美术的重要资料。
- 焉耆
yān qí
古 西域 国名。 又作 乌耆 、 乌缠 、 阿耆尼 。国都在 员渠城 (今 新疆 焉耆 西南 四十里城市 附近)。居民务农、捕鱼、畜牧。有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初属 匈奴 , 西汉 神爵 二年(公元前60年)后属 汉 西域都护府 。 西汉 末又属 匈奴 。 东汉 永元 六年(公元94年) 班超 破 匈奴 ,又内属。 唐 初附 西突厥 。
- 焉知非福
yān zhī fēi fú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