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桔槔烽
jié gāo fēng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 魏王 博,而北境传举烽。” 裴駰 集解引 文颖 曰:“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槔,桔槔头兜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常低之,有寇即火然举之以相告。”后因称烽火台为“桔槔烽”。
- 烽火树
fēng huǒ shù
珊瑚树的别名。
- 烽火楼望
fēng huǒ lóu wàng
古代边防作为瞭望及烽燧报警用的建筑。
- 烽斾
fēng pèi
烽火和战旗。 借指兵事。
- 烽戍
fēng shù
设置烽燧,驻兵防守之处。
- 烽师
fēng shī
掌管烽火的官员。
- 烽子
fēng zǐ
守卫烽火台的士兵。唐 戎昱 《塞上曲》之二:“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行六十里,夜至 张柴村 ,尽杀其戍卒及烽子。” 胡三省 注:“烽子,盖守烽之卒,候望警急而举烽者也。”
- 烽侦
fēng zhēn
指烽火台。
- 传烽
chuán fēng
点燃烽火,逐站相传,以报敌情。宋 苏轼 《登州召还议水军状》:“自国朝以来常屯重兵,教习水战,旦暮传烽以通警急。” 明 陈子龙 《出自蓟州门行》:“传烽始北塞,列戍望南楼。” 清 鲍鉁 《范文贞公祠》诗:“当年 闽 海见传烽,犀兕空多弃甲重。” 康有为 《登万里长城》诗:“清时堡堠传烽静,出塞山川作势雄。” 王国维 《观堂集林·敦煌汉简跋十三》:“古者传烽以多少为识,如《墨子·号令》、《杂守》二篇所言,皆以烽之多少示敌之远近者也。”
- 烽驿
fēng yì
1.报边警的驿站。 2.借指战乱。
- 烽逻
fēng luó
烽火与巡逻。 指边防警戒。
- 马烽
mǎ fēng
(1922- )作家。 山西孝义人。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曾任晋绥出版社总编辑、山西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山西分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作),短篇小说集《我的第一个上级》,电影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及《刘胡兰传》等。
- 烽爟
fēng guàn
犹烽火。
- 狼烽
láng fēng
古时边防燃狼粪以报警的烽火。
- 烽狼
fēng láng
古时烽火台白天烧狼粪生烟以报警,因以“烽狼”借指战火。
- 贼烽
zéi fēng
贼寇进犯的战火。明 张凤翼 《红拂记·奇逢旧侣》:“竟相从,他出门投主我无人共,谁料 咸阳 起贼烽。” 明 边大绶 《虎口馀生记》:“余十一月自 泽 归里,捻指逾岁,贼烽已逼 晋 而东。” 清 吴大澂 《愙斋日记·咸丰十一年》:“连日贼烽甚紧, 青浦 一股,窜扰 泗涇 ,蔓延至于 真如 、 大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