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烛先机
dòng zhú xiān jī
很清楚地知道事情事先显露出来的事情变化的重要环节,本词大多用于对某件事或某个环节的判断。洞,本来指山洞。由于可以由洞口看穿,所以这个字在汉语中有清楚、透彻的意思。在词语洞察、洞明中都是这个意思。烛,本来指蜡烛。
- 烛光
zhú guāng
1.烛炬的亮光 2.发光强度的旧单位。 现改用坎德拉
- 风中秉烛
fēng zhōng bǐng zhú
秉:拿着。 风中拿着烛易灭。比喻临近死亡的人或行将消灭的事物。
- 风烛
fēng zhú
1.风中之烛。《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古辞<怨诗行>》:“天德悠且长,人命一何促,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 2.风中之烛易灭,后遂以“风烛”喻临近死亡的人或行将消灭的事物。 晋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遗教子孙耳。” 前蜀 韦庄 《哭同舍崔员外》诗:“池塘春草在,风烛故人亡。” 梁斌 《播火记》三:“可是老年到来的时候,黑发里要长出银丝,跟前没有一儿半女,怎么度过风烛的晚年呀?”
- 荧烛
yíng zhú
1.微弱的烛光。 2.犹明烛。
- 烛穗
zhú suì
结成穗状的烛泪。
- 燋烛
jiāo zhú
火炬。
- 釭烛
gāng zhú
灯烛。
- 烛尽光穷
zhú jìn guāng qióng
蜡烛燃尽,烛光消失。 比喻人死后意识也消灭。
- 烛华
zhú huá
见“ 烛花 ”。
- 焫烛
ruò zhú
谓夜晚燃烛。指老年。 清 唐孙华 《次韵黄忍庵宫赞病中杂咏》之二:“焫烛光阴堪爱惜,强从六艺恣畋渔。” 杨树达 《<积微居金文说>自序》:“俾余於焫烛餘年有所进益,虽百朋之锡,何以过之。”参见“ 炳烛 ”。
- 跋烛之咨
bá zhú zhī zī
《旧唐书·柳公权传》:“每 浴堂 召对,继烛见跋,语犹未尽,不欲取烛,宫人以蜡泪揉纸继之。”后以“跋烛之咨”指君王之恩遇征询。
- 鞾烛
xuē zhú
辉煌光明的烛光。
- 扪烛扣盘
mén zhú kòu pán
认识片面,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
- 洞房花烛
dòng fáng huā zhú
形容结婚的景象。
- 烛奴
zhú nú
原为雕刻成人形的烛台。后泛指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