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媪
líng ǎo
1.指汉刘邦所斩蛇白帝子的母亲。 2.媪神,地神。
- 灵哥
líng gē
旧时谓入居人家以索取供奉并能言人吉凶的狐妖精怪。明 王廷相 《雅述》下篇:“ 汉 之神君,其形不可见,但闻其言,言与人音等;居室幃帐中,因巫为主人关通饮食所欲;时去,则若风肃然;其言也,世俗所知,亦无餘味者,即今之灵哥也。盖深山大泽,罔两、狐、猿之属,物之精怪,来游人间者也。” 明 祝允明 《语怪·灵哥》:“灵哥事海内传诵,殆百年矣……所居在 鲁桥闸 旁民家,一室不甚宏密,外设香火帷幕,凡答祈者,自帷中言,声比婴儿尤微。”
- 光灵
guāng líng
1.德化;恩泽。 2.敬称先灵、神灵。
- 伴灵
bàn líng
守灵。
- 灵亮
líng liàng
明媚美秀。
- 灵书
líng shū
仙书。
- 跪灵
guì líng
跪伏在灵位或灵柩前面。
- 灵燔
líng fán
燔柴祭天。
- 炳灵
bǐng líng
1.焕发灵气。 2.闪烁的灵气。
- 灵辄
líng zhé
《左传·宣公二年》载: 灵辄 饥困于 翳桑 时,受食于 赵盾 , 盾 并以箪食与肉遗其母。后 辄 为 晋灵公 甲士, 灵公 伏甲欲杀 盾 , 辄 倒戈相救。 盾 问其故,曰:“ 翳桑 之饿人也。”遂自逃去。后遂成为有恩不忘报的文学典型。《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瑟调曲一》:“惭无 灵輒 ,以报 赵宣 。” 元 关汉卿 《合汗衫》第一折:“你则学那 灵輒 般报恩,休学那 庞涓 般雪恨。”
- 灵彩
líng cǎi
指神佛的霞光。
- 灵俗
líng sú
仙人和凡人。 借指各种不同身份的人。
- 仙灵毗
xiān líng pí
见“ 仙灵脾 ”。
- 灵仙
líng xiān
神仙。
- 两灵
liǎng líng
指龟和蛇。
- 不灵
bù líng
不晓悟;不灵验;不起作用,不成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