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灯
àn dēng
昏暗的灯光。
- 智灯
zhì dēng
佛教语。 谓照破迷暗的智慧之光。
- 春灯
chūn dēng
1.春夜的灯。 2.特指元宵花灯。
- 星灯
xīng dēng
犹华灯。
- 灯火通明
dēng huǒ tōng míng
描述灯光火光将黑夜变得非常明亮。
- 灯明石
dēng míng shí
作雕刻、印章用材的冻石,又叫“灯光石”。
- 明灯
míng dēng
作为光明和鼓舞源泉的象征性标志
- 无骨灯
wú gǔ dēng
古灯名。
- 斜灯
xié dēng
侧照的灯光。
- 散灯花
sàn dēng huā
亦称“ 散小人 ”。即散灯。
- 散灯
sàn dēng
古代风俗,于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晚上在家中燃灯遍散各处以辟除不祥。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十三日,家以小琖一百八枚,夜灯之,徧散井、灶、门户、砧石,曰散灯也。其聚如萤,散如星,富者灯四夕,贫者灯一夕止。” 阿英 《“灯市”--<金瓶梅词话>风俗考之一》:“十三这一天,夜里张灯,家家以小钱(琖)一百零八枚,遍散在井、灶、门户、砧石一些地方,叫做‘散灯’。”
- 黄灯效应
huáng dēng xiào yìng
对决策过程中人们冠冕堂皇进行拖延的一种形象比喻。
- 放河灯
fàng hé dēng
旧俗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夜,燃莲花灯于水上以烛幽冥,谓之“放河灯”。
- 放灯
fàng dēng
1.指农历正月元宵节燃点花灯供民游赏的风俗。放灯之期,代有不同,约在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之间。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京师上元,放灯三夕, 钱氏 纳土进钱买两夜,今十七,十八两夜灯,因 钱氏 而添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礼部上疏,援引前例请旨,许来年新正民间放灯凡十昼夜,盖比之 宋 初 钱俶 买宴增三日之外,又展二日。” 2.指放河灯。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七月﹞十五日,诸寺建盂兰盆会,夜於水次放灯,曰放河灯。”《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喫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拜懺,行香放灯,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闹了三昼夜,方纔散了。”
- 收灯
shōu dēng
旧俗农历正月十五为灯节,正月十三日谓上灯,正月十八日谓收灯。
- 摆烟灯
bǎi yān dēng
开设鸦片烟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