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漆漆
qī qī
1.黑暗貌。 2.恭敬谨慎貌。
- 點漆
diǎn qī
乌黑光亮貌。《晋书·杜乂传》:“美姿容,有盛名於 江 左, 王羲之 见而目之,曰:‘肤若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人也。’”《宋书·谢晦传》:“ 晦 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鬢髮如点漆。” 宋 辛弃疾 《鹊桥仙·为人庆八十席上戏作》词:“朱颜晕酒,方瞳点漆,闲傍松边倚杖。” 清 吴趼人 《侠妓》:“席间见一妓,星眸点漆,樱唇绽红,丽人也。”
- 黰漆
zhěn qī
黑漆。
- 胶漆
jiāo qī
1.胶与漆。亦指黏结之物。 2.比喻事物的牢固结合。 3.比喻情谊极深,亲密无间。
- 石漆
shí qī
即石油。
- 漆烟
qī yān
墨的一种。 原料之一是油漆熏烧后产生的烟灰,故名。
- 黄漆
huáng qī
漆的一种。光泽呈金黄色。
- 漆緑
qī lǜ
- 漆静
qī jìng
黑暗寂静。
- 蜀漆
shǔ qī
落叶灌木常山的苗。根供药用。
- 漆身
qī shēn
1.以漆涂身。战国 晋 豫让 为 智伯 复仇事。《战国策·赵策一》:“ 豫让 又漆身为厉,灭鬚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为厉披髮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司马贞 索隐:“﹝厉﹞音赖,癩病也。言漆涂身,生疮如病癩。” 明 陆垹 《篑斋杂著》:“知同漆身,义比采薇。” 清 刘震 《易水歌》:“报仇更比漆身苦,两人后先得死所。” 2.以漆涂尸。为保存尸体的方法之一。《太平广记》卷九六引《纪闻录》:“﹝ 僧伽大师 ﹞至 景龙 四年三月二日,於 长安 荐福寺 端坐而终。 中宗 即令於 荐福寺 起塔,漆身供养。俄而大风歘起,臭气徧满於 长安 。”
- 漆面
qī miàn
意指黑脸。
- 漆鬓
qī bìn
黑色的鬓发。 清 朱彝尊 《毕上舍大生止酒经年冬夜枉过劝之复饮赋三十韵》:“漆鬢添初星,丹颜损旧渥。”
- 漆烛
qī zhú
传说用漆做的烛。 宋 宋汴 《采异记》:“灵座中又得青石铭记一片,朱字篆若方偃云:‘ 开成 二年开,虽开不葬埋。漆烛犹未点,留待 沉彬 来。’乃就葬之。”
- 漆疮
qī chuāng
因接触生漆而引起的皮肤过敏。
- 漆砚
qī yàn
漆沙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