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滓汙
zǐ wū
见“ 滓污 ”。
- 滓秽
zǐ huì
1.污浊。《尸子·君治》:“水有四德:沐浴羣生,流通万物,仁也;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耳。” 金 张建 《拟古》诗之五:“蒲性本孤洁,不受滓秽污。” 欧阳予倩 《桂林夜话》:“新城闻道从头建,滓秽如山待扫除。” 2.指污浊之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 吴 之晚世,尤剧之病,贤者不用,滓秽充序,纪纲弛紊,吞舟多漏。” 3.玷污。 南朝 梁武帝 《申饬选人表》:“且俗长浮竞,人寡退情,若限岁登朝,必增年就宦,故貌寔昏童,籍已踰立,滓秽名教,於斯为甚。” 4.指粪便。《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小肠经文》:“当小肠下口,至是而泌别清浊,水液渗入膀胱,滓秽流入大肠。”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药议》:“凡人之肌骨,五臟、肠胃虽各别,其入肠之物,英精之气味,皆能洞达,但滓秽即入二肠。”
- 滓污
zǐ wū
1.亦作“滓污”。 2.污染。
- 滓累
zǐ lèi
谓罪过。
- 滓薉
zǐ huì
污浊。
- 滓涅
zǐ niè
污黑。指下土。
- 滓淤
zǐ yū
污泥;污浊的东西。
- 滓脚
zǐ jiǎo
渣子,渣末。
- 滓韵
zǐ yùn
指低劣的诗歌。
- 滓窳
zǐ yǔ
犹污浊。清 黄宗羲 《朱岷左先生近诗题辞》:“余甲午之岁,发愿名山,拚十年为头陀行脚,咽噱冷汰,涤濯滓窳,归来读书,方有进益。”
- 滓杂
zǐ zá
污浊杂乱。
- 滓秽太清
zǐ huì tài qīng
滓秽:玷污,污辱;太清:天空。 污染天空,比喻玷污清白。
- 滓尘
zǐ chén
污浊的尘世。
- 滓方
zǐ fāng
收集茶叶渣的器具。
- 滓浊
zǐ zhuó
1.污秽;污浊。《艺文类聚》卷九引 晋 孙楚 《井赋》:“苦行潦之滓浊,靡清流以自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地既滓浊,法应沉厚,凿土得泉,乃浮水上,积水之下,復为何物?”《资治通鉴·汉桓帝延熹二年》“陛下不加清徵” 元 胡三省 注:“譬之水也,若清澂则尘翳在上,滓浊在下,不可得而混矣。” 2.喻微贱。《后汉书·酷吏传·阳球》:“亦有笔不点牘,辞不辩心,假手请字,妖伪百品,莫不被蒙殊恩,蝉蜕滓浊。”《三国志·魏志·常林传》“ 旹 弟 静 绍封”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清介传》:“吾以才质滓浊,污於清流。昔忝国恩,歷试宰守。” 唐 罗隐 《蝉》诗:“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3.指粪便。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张拱遇仙》:“神仙以辟穀为下,然□粒则无滓浊,无滓浊则不漏,由此亦可以入道。”
- 滓贱
zǐ jiàn
犹低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