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筩洒
tǒng sǎ
古代捕鱼用具。
- 洒沃
sǎ wò
浇洒。
- 播洒
bō sǎ
1.谓洒水喷地。 2.传播;散布。 3.犹散布。
- 浑洒自如
hún sǎ zì rú
形容写诗作画,运笔自如,不容拘束。也形容处理事情非常干练、娴熟
- 洒如
sǎ rú
1.洒脱不羁的样子。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博晰斋 ﹞晚年頽放,布衫草笠,溷迹 长安 ,僧舍酒楼,醉輒题咏,洒如也。” 2.潇洒飘逸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真生》:“ 长安 士人 贾士龙 ,偶过邻巷,见一客,风度洒如。”洒,一本作“ 洒 ”。 3.肃敬貌。《礼记·玉藻》:“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 郑玄 注:“洒如,肃敬貌。”
- 洒利
sǎ lì
〈方〉潇洒麻利
- 粪洒
fèn sǎ
1.亦作“粪洒”。洒扫。 2.见“粪洒”。
- 洒扫
sǎ sǎo
用水喷洒地面,然后进行打扫
- 洒兵
sǎ bīng
洗涤兵器以备征战。
- 潇洒风流
xiāo sǎ fēng liú
气度超脱,风度大方。 亦作“风流潇洒”。
- 洒涕
sǎ tì
洒泣,挥泪。
- 沾洒
zhān sǎ
1.水珠洒落浸湿。 多指流泪。 唐昭宗 《菩萨蛮》词:“飘飘且在三峯下,秋风往往堪沾洒。” 宋 柳永 《洞仙歌》词:“每祗向、洞房深处,痛怜极宠,似觉些子轻孤,早恁背人沾洒。” 明 陆采 《明珠记·送愁》:“空交人泪珠沾洒。伊知么,伊还知道泪还加。”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词:“粉壁练裙沾洒徧,墨汁酒痕都有。” 2.霑灑: 3.谓水珠或泪珠等洒落并使沾着物濡湿。《北齐书·窦泰传》:“电光夺目,驶雨霑洒。” 唐 杜甫 《伤春》诗之四:“岂无 嵇绍 血,霑洒属车尘。”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季兰》:“率以明白之操,徽美之诚,欲见於悠远,寓文以宣情,含毫而见志,岂泛滥之故,使人击节霑洒,弹指追念,良有谓焉。” 清 顾炎武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欑宫时闻缅国之报》诗:“年年霑洒频寒食,咫尺龙髯近帝旁。” 4.使人受惠。《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常慙血怨居臣下,明君巡幸恩霑洒。”
- 洒酽春浓
sǎ yàn chūn nóng
形容美好圆满的时刻。
- 相门洒埽
xiāng mén sǎ sào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魏勃 少時,欲求見 齊 相 曹參 ,家貧無以自通,乃常獨早夜埽 齊 相舍人門外……於是舍人見 勃 曹參 ,因以爲舍人。 ”后因以“相門灑埽”形容干求有术。 清 钱谦益 《吉水公总宪诣阙》诗:“世路揶揄誠有鬼,相門灑埽豈無人。”
- 倍洒
bèi sǎ
倍蓰。泛指加倍。
- 丰神飘洒
fēng shén piāo sǎ
表示一个人的气质飘逸潇洒,神韵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