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洋得意
yáng yáng dé yì
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姿态。
- 洋囡囡
yáng nān nān
方言。即洋娃娃。 丁玲 《母亲》三:“前边有打鼓鼓的,我们前边去,我们摆家家年,看 玉哥哥 要偷我们洋囡囡了。”亦作“ 洋囝囝 ”。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小孩给赛璐珞的洋囝囝,老虎,狗以及红红绿绿的洋铁铜鼓,洋铁喇叭勾引住了,赖在那里不肯走开。”参见“ 洋娃娃 ”。
- 洋洋大观
yáng yáng dà guān
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采的景象。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 洋元
yáng yuán
银元。
- 洋装书
yáng zhuāng shū
旧指西式装订的书籍,装订线放在书皮里面。区别于线装书。
- 洋洋纚纚
yáng yáng sǎ sǎ
形容盛美而有条理。
- 洋芋囷囷
yáng yù qūn qūn
是西北农家的一种饭食,主要用土豆条与面粉拌匀蒸熟而成,也可以用苜蓿菜、槐花或者番瓜拌面粉制作。
- 洋兵
yáng bīng
外国兵。
- 洋八吊
yáng bā diào
原是安徽省安庆市一句方言,近年来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形容词,主要形容人,大体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做事不符常规,常做出一些不被大众理解接受事情,又有点荒唐的一类人。
- 洋八股
yáng bā gǔ
比喻以新形式出现的空洞死板的文章、讲演等。
- 洋气
yáng qì
1.外国滋味 2.西洋的式样、风格、习俗等
- 洋洋洒洒
yáng yáng sǎ sǎ
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洒洒:明白、流畅的样子。 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
- 洋号
yáng hào
西洋式的喇叭。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忽听得门外一声洋号吹起……只见一队兵,排了队伍,向局子里走去。” 艾芜 《荣归》:“先前早晚,这寺院是拿嘡嘡的钟声响彻原野的,现在却代以洋号了。”
- 洋纚
yáng lí
见“ 洋洋纚纚 ”。
- 洋化
yáng huà
指思想意识受外国影响很深,在生活习惯方面模仿外国。
- 洋钿
yáng tián
方言。 银元。《天讨·楚元王<谕立宪党>》:“另外做两篇平和的文章,卖到报馆里去,骗他三四块洋鈿。” 茅盾 《故乡杂记》第三:“我们是拚命省,去年 阿大 的娘生了个把月病,拚着没有看郎中吃药--这么着,总算不过欠了几十洋钿新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