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法
xiàng fǎ
佛教语。正、像、末“三时”之一。谓佛去世久远,与“正法”相似的佛法。其时道化讹替,虽有教有行而无证果者。“像法”的时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佛去世五百年后的一千年之间。见《大集经》。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析旷劫之微言,説像法之微旨。”《旧唐书·高祖纪》:“自 觉王 迁谢,像法流行,末代陵迟,渐以亏滥。” 宋 王禹偁 《<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像法修明,緇徒整戢。” 清 龚自珍 《支那古德遗书序》:“晚 唐 以还,像法渐谢,则有斥经论用 曹溪 者,则有祖 曹溪 并失夫 曹溪 之解行者,愈降愈滥,愈诞愈易。”
- 借字法
jiè zì fǎ
当谜底的句义不足时,向上句或下句借一字来补足文义,这叫“借字法”。
- 依法砲制
yī fǎ pào zhì
依照老办法制中药。 后比喻按照已有的模式去做。
- 余法
yú fǎ
传留下来的规范。
- 无碍法会
wú ài fǎ huì
即无遮大会。《南史·梁纪中·武帝下》:“﹝ 大同 三年﹞夏五月癸未,幸 同泰寺 ,铸十方金铜像,设无碍法会。”参见“ 无遮大会 ”。
- 宪法价值
xiàn fǎ jià zhí
宪法价值这一范畴包括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 一是宪法在实施过程中能够保护和促进哪些社会价值;二是宪法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因素;三是宪法所包含的价值评价标准。以上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共同构成宪法价值的完整内涵。
- 仪法
yí fǎ
亦作“ 仪灋 ”。 礼仪法度。
- 法仪
fǎ yí
亦作“灋仪”。法度礼仪。
- 清代法规
qīng dài fǎ guī
清代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统治的开端。
- 仓法
cāng fǎ
有关国家粮仓管理事务的条例法律。
- 五分法身
wǔ fēn fǎ shēn
五分法身 [出法华玄义释签] 五分法身者。
- 四功五法
sì gōng wǔ fǎ
戏曲演员唱、做、念、打四种表演功夫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的合称。是戏曲演员的基本功。
- 五常法
wǔ cháng fǎ
即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扫,常清洁,常自律。
- 五法
wǔ fǎ
1.谓规、矩、绳、权、衡。 2.谓仁、义、礼、智、信。 3.佛教谓名、相、分别、正智、真如。
- 法于阴阳
fǎ yú yīn yáng
指万事万物都是分为阴、阳两个部分的。“阴阳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平衡和谐”,“阴阳转换”,“阴阳交变”。
- 法国二月革命
fǎ guó èr yuè gé mìng
见“法国一八四八年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