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沈
kāng shěn
享乐无度。沉,溺于所好。
- 沈废
shěn fèi
1.亦作“沉废”。谓埋没在下层,不被起用。《北史·序传》:“﹝ 李季凯 ﹞坐兄事,与母弟俱徙边,久之,会赦免。遂寓居 晋阳 ,沉废积年。”《旧唐书·萧复传》:“ 縉 憾之,乃罢 復 官,沉废数年, 復 处之自若。”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夫人才乏於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2.谓久病不愈而不能做事。 宋 叶适 《夫人陈氏墓志铭》:“比寡居而病风湿,沉废逾二十年,夫人常顺听,无悲戚。”
- 幽沈
yōu shěn
亦作“ 幽沉 ”。
- 沈年
shěn nián
犹长年。唐 杜甫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沉年苦无健。”
- 平沈
píng shěn
谓物体入水沉浮之度高下相等,亦作“ 平沉 ”。
- 沈带
shěn dài
沉 腰之带。宽 沉 带,指身体瘦损。
- 沈阳市
shěn yáng shì
- 沈心工
shěn xīn gōng
(1870-1947)音乐教育家。上海市人。1902年赴日本,在中国留学生中举办“音乐讲习班”。次年回国,在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曾采用外国歌曲曲调填配新词,用作中小学生和学前儿童的唱歌教材。编有《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和《心工唱歌集》等。
- 沈峻
shěn jùn
深沉峻峭。
- 沈屯
shěn tún
沉闷。
- 屈沈
qū shěn
见“ 屈沉 ”。
- 沈屈
shěn qū
1.亦作“沉屈”。 埋没屈抑;屈沉。 2.指湮没;泯灭。 3.沉冤。
- 沈寒
shěn hán
严寒。
- 沈密
shěn mì
亦作“沉密”。深沉严谨。
- 沈寂
shěn jì
1.亦作“沉寂”。寂寞;寂静。 唐 无名氏 《薛昭传》:“汝但服之,虽死不坏,但能大其棺广其穴,含以真玉,疎而有风,使魂不荡空,魄不沉寂。” 宋 龚昱 《乐庵语录》卷五:“天宇湛然,万籟沉寂。” 刘半农 《扬鞭集·静》:“沉寂的午夜,还是昨天午夜般的沉寂。” 凌力 《星星草》第一章一:“突然,一阵征马的长嘶划破了深夜的沉寂,仿佛在呼喊着谁。” 2.指消息全无。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十五篇:“在敢死队出发后,一方面作着第二天清早进城的准备,一方面静候着前线上的消息,但是,消息是沉寂的。” 沙汀 《丁跛公》:“奖券并没依照规定的日期开奖。到现在已是冬天,消息反而沉寂了。” 3.深沉落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 子云 沉寂,故志隐而味深。” 冰心 《去国·斯人独憔悴》:“﹝一个少年﹞学生打扮,眉目很清秀,只是神色非常的沉寂。”
- 沈宴
shěn yàn
沉溺于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