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 民族主义
mín zú zhǔ yì
1.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的看法及其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 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运动中,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运动中,民族主义有一定的进步性。但资产阶级把本民族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本民族中资产阶级的利益放在其他民族的利益之上,歧视、压迫其他民族,制造民族纠纷,并企图以民族斗争掩盖阶级斗争,这是民族主义反动的一面。 2.三民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参见“三民主义”。
- 民贼
mín zéi
严重危害国家、人民利益,给国家、人民带来重大损害的罪人
- 农民
nóng mín
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 僇民
lù mín
1.杀戮人民。 僇,通“戮”。 2.僇人。
- 与民同忧
yǔ mín tóng yōu
与人民共患难。
- 民痡
mín pū
人民的疾苦。
- 民风
mín fēng
民众的风气;民间风俗
- 交股民
jiāo gǔ mín
传说中 交股国 之民。 因其脚相交切,故称。
- 中国人民
zhōng guó rén mín
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1”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传就训释为:“中国,京师也。”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 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 那么,“中国人民”作为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 这里的“中国人民”,虽与先秦时的意义并无大差别,但它却第一次将两者连在一起…
- 莠民
yǒu mín
坏人。
- 草民
cǎo mín
草野之民,平民。 《收穫》1981年第6期:“我们说了不算,我们是草民,也许哥哥是对的,该反对这战争。”
- 慠民
ào mín
高傲自负之民。
- 平民
píng mín
普通老百姓
- 天怒民怨
tiān nù mín yuàn
天公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
- 民圂
mín hùn
民家的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