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命氏
mìng shì
赐姓。
- 周氏
zhōu shì
指 周 代。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反衰世之陵夷,继 周 氏之絶业,天子之亟务也。”《文选·刘琨<劝进表>》:“惠泽侔於 有虞 ,卜年过於 周 氏。” 李善 注:“《左传》 王孙满 曰: 成王 定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 吼天氏
hǒu tiān shì
风的异名。
- 君氏
jūn shì
对诸侯侧室的尊敬。《左传·隐公三年》:“夏, 君氏 卒。 声子 也。” 杨伯峻 注:“国君曰君,君夫人曰小君,‘君氏’者,犹言‘小君氏’,‘氏’亦犹‘母氏’‘舅氏’之义例。”按, 声子 是 鲁隐公 之母, 鲁惠公 的侧室。
- 吕氏春秋
lǚ shì chūn qiū
亦称《吕览》。战国末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共同编写。为杂家代表著作。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也保存了先秦各家的许多资料,以及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等。
- 无名氏
wú míng shì
不愿公布姓名或查不出姓名的人
- 名氏
míng shì
姓名。《公羊传·文公十六年》:“弑君者,曷为或称名氏,或不称名氏?” 汉 班固 《西都赋》:“士食旧德之名氏,农服先畴之畎亩。”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其有贤如 柳惠 ,仁若 颜回 ,终不得彰其名氏,显其言行。”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祝不疑奕胜刘仲甫》:“虽不出国门,而天下名碁,无不知其名氏者。” 清 袁枚 《续新齐谐·乩仙》:“其于梦美魂酣时觅我,不呼名氏,恐疑畏之顿生。”
- 合方氏
hé fāng shì
周 代官名。掌管修通四方道路,流通财利,统一度量衡,消除怨恶等事。
- 氏号
shì hào
犹称号。指远古传说中的贤明帝王的称号。亦代指这些贤明帝王。
- 太史氏
tài shǐ shì
史官。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不知 杨侯 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而太史氏又能大张其事,为传继二 疏 踪跡否?” 宋 梅尧臣 《同梅二十五饮永叔家观所钞集近事刘敞》诗:“观书太史氏,全性市门翁。”
- 异史氏
yì shǐ shì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一书中的自称。 《聊斋志异》里记有许多怪异的事,不同于正史,故称之为异史
- 青史氏
qīng shǐ shì
1.古代史官名。著《青史子》五十七篇。《大戴礼记·保傅》:“《青史氏之记》曰:古者胎教。” 王聘珍 解诂:“ 卢 注云:‘一曰《青史子》。’《汉书·蓺文志》:‘小説家:《青史子》五十七篇。古史官记事也。’” 2.泛指史官。 康有为 《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览四千年 青史氏 之载,歷朝兴亡之迹,岂不哀哉?”亦省称“ 青史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 尸佼 兼总於杂术, 青史 曲缀以街谈。”
- 旧史氏
jiù shǐ shì
即太史。 原为史官,兼掌星历, 魏 晋 以后,专掌星历占候。
- 史氏
shǐ shì
史家;史官。
- 厉山氏
lì shān shì
即 炎帝 神农 。
- 包牺氏
bāo xī shì
即 伏羲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