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上
mǔ shàng
日语中母亲的敬称,用于自己母亲或他人母亲。
- 母陀
mǔ tuó
见“ 母陀罗 ”。
- 母体胎盘
mǔ tǐ tāi pán
一个圆或椭圆形的盘状器官,重约500~600克,胎儿与母体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它是胚胎和母体组织的联合体,由羊膜、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
- 母妈
mǔ mā
即指母亲,口语就是妈妈、母亲的意思。
- 母亲
mǔ qīn
1.子女对生养自己的女子的称谓 2.对给予养育之恩的人或物的敬称
- 母丁香
mǔ dīng xiāng
1.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近成熟果实,干燥果实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2~3厘米,直径约 2.6~1厘米。
- 母位
mǔ wèi
亡母的灵位。
- 母仪
mǔ yí
1.人母的仪范。多用于皇后。《<古列女传>小序》:“惟若母仪,贤圣有智,行为仪表,言则中义。”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竇姬 ﹞误置 代 籍中,两朝尊母仪。” 明 张煌言 《建夷宫词》之八:“掖庭犹説册閼氏,妙选孀闺作母仪。” 2.指作母亲的仪范。 唐 赵璘 《因话录·宫》卷一:“﹝ 贞懿皇后 ﹞母仪万国,化洽六宫。” 宋 司马光 《论后妃封赠札子》:“皇后敌体至尊,母仪四海。”《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 淑德 、 懿德 ……盖未尝正位中宫,母仪天下,配饗之礼,诚为未允。” 3.为母之道。 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墓志铭》:“妇道允谐,母仪俱美。” 明 杨珽 《龙膏记·宠赐》:“夫人 王氏 ,共传妇道母仪;小女 湘英 ,更喜天才国色。” 梁启超 《倡设女学堂启》:“是以三百五篇之训,懃懃於母仪;七十后学之记,腃腃於胎教。”
- 母兄
mǔ xiōng
1.同母之兄。别于庶兄。《公羊传·隐公七年》:“ 齐侯 使其弟 年 来聘。其称弟何?母弟称弟,母兄称兄。” 何休 注:“母兄,同母兄。” 唐 韩愈 《唐朝散大夫孔君墓志铭》:“君母兄 戣 ,尚书兵部员外郎……以文行称朝廷。” 2.母和兄。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康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唐 白居易 《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见人不歛手,娇痴二八初。母兄未开口,已嫁不须臾。”
- 母陀罗
mǔ tuó luó
佛教语。梵语译音。意为印契。指以手结成的各种印形。
- 母夫人
mǔ fū rén
对别人母亲的尊称。
- 母爱无疆
mǔ ài wú jiāng
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限的。意义:也就是母爱是完全无私的,不求回报的。
- 母舅
mǔ jiù
母亲的弟兄。俗称舅父、舅舅。《儒林外史》第二回:“先年俺有一个母舅,一口长斋。”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他是 禹 的母舅的干儿子。”
- 母党
mǔ dǎng
1.母族。 2.指母族的人。
- 母语
mǔ yǔ
1.[mother tongue;parent language] 2.一个人的本民族语言;婴儿期和幼年期间自然学到的语言;一个人的第一语言 3.另一语言所由发源的一种语言
- 母难之日
mǔ nàn zhī rì
指自己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