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毁尸灭迹
huǐ shī miè jì
把尸体烧毁没有痕迹。
- 毁室
huǐ shì
语本《诗·豳风·鸱鸮》:“鴟鴞鴟鴞,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后以“毁室”喻国家残破。
- 毁宗
huǐ zōng
1.毁宗庙之墙。古代举行葬礼时的一种形式。 2.指已经绝后的宗族。 3.毁灭宗族。
- 毁宅
huǐ zhái
火宅。 佛教语。比喻众生生死轮回的三界。
- 毁妆
huǐ zhuāng
改换原有的服饰打扮。
- 王室如毁
wáng shì rú huǐ
指封建王朝濒于灭亡。
- 毁诋
huǐ dǐ
诋毁,诽谤。 《旧唐书·裴延龄传》:“ 延龄 ……尤好慢駡,毁詆朝臣,班行为之侧目。”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 叶义问 ,故人也,有隐憾,上章毁詆,夺学士。”《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帝怒,谓其毁詆大臣,命左右批其颊。”
- 避毁就誉
bì huǐ jiù yù
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誉。
- 毁夷
huǐ yí
摧毁夷平。
- 毁瓦画墁
huǐ wǎ huà màn
打碎屋瓦,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比喻一种无益不害的行为。
- 圮毁
pǐ huǐ
坍塌毁坏。
- 善毁
shàn huǐ
谓因丧亲过作哀伤而瘦弱变形。
- 咎毁
jiù huǐ
1.归咎,诋毁。 2.犹咎悔。
- 裂冠毁冕
liè guàn huǐ miǎn
1.比喻背弃王室。《左传·昭公九年》:“王使 詹桓伯 辭於 晉 ,曰:‘……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南史·齐纪上·高帝》:“ 桂陽 負衆,輕問九鼎,裂冠毁冕,拔本塞源,烈火焚於王城,飛矢集乎君屋,羣后憂惶,元戎無主。” 2.比喻绝意仕进。《後汉书·逸民传序》:“ 漢 室中微, 王莽 篡位,士之藴藉義憤甚矣。是時裂冠毁冕,相攜持而去之者,蓋不可勝數。” 3.比喻毁灭华夏文化,背离民族传统。《宋史·胡铨传》:“陛下一屈膝……天下士大夫皆當裂冠毁冕,變爲胡服。”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且反古復始,人心所同,裂冠毁冕之既久,而得此數公者追論 姬 漢 之舊章,尋繹東夏之成事,乃適見犬羊殊族,非我親昵。”
- 倾毁
qīng huǐ
倒塌毁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瞻波国》:“伽蓝数十所,多有倾毁。”《新唐书·五行志一》:“﹝ 武德 ﹞九年三月, 顺天门 楼东柱已倾毁而自起。”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qiān lǐ zhī dī,huǐ yú yǐ xué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 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