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毁风败俗
huǐ fēng bài sú
败坏良好的风俗。 同“伤风败俗”。
- 毁瘁
huǐ cuì
1.谓直谏君主之过。《慎子·知忠》:“ 比干 、 子胥 之忠,而毁瘁主君於闇墨之中,遂染溺灭名而死。” 2.指居丧过哀而憔悴。 汉 蔡邕 《陈太丘碑》:“ 元方 在丧毁瘁,消形呕血。”《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 祥 隐居三十餘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毁瘁,杖而后起。” 3.泛指因劳苦而憔悴。《后汉书·党锢传·夏馥》:“﹝ 夏馥 ﹞隐匿姓名,为冶家佣。亲突烟炭,形貌毁瘁,积二三年,人无知者。”
- 痍毁
yí huǐ
创伤,破坏。《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三年》:“ 豫章王 嶷 为 荆 湘 二州刺史,领南蛮。 嶷 罢,更以侍中 王奂 为之。 奂 固辞,曰:‘西土戎烬之后,痍毁难復。’”
- 毁突
huǐ tū
毁坏,掘穿。
- 廷毁
tíng huǐ
在朝廷上当众诽谤人。
- 毁容
huǐ róng
1.因居丧哀戚而憔悴的面容。 2.泛称憔悴困顿的外貌。 3.面有忧色。 4.毁坏容貌。
- 诉毁
sù huǐ
谓诉告诋毁他人。
- 销毁证据
xiāo huǐ zhèng jù
就是指将证据消灭、损毁。
- 讥毁
jī huǐ
1.非议诋毁。 2.指被非议毁谤。
- 无毁无誉
wú huǐ wú yù
既无毁谤,也无称誉。形容很平常。
-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yǐ yù wéi shǎng,yǐ huǐ wéi fá
誉:赞扬;毁:批评。 指受人赞扬的官员应嘉奖,受人批评的官员应惩罚。
- 毁不灭性
huǐ bù miè xìng
儒家丧制。 指居丧哀毁,但不应因此丧生。
- 毁龀
huǐ chèn
毁齿。 宋 黄庭坚 《过家》诗:“亲年当喜惧,儿齿欲毁齔。”参见“ 毁齿 ”。
- 駡毁
mà huǐ
咒骂毁谤。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二折:“那厮将我駡毁,我不邓邓火起。”
- 谮毁
zèn huǐ
谗间毁谤。
- 毁疵
huǐ cī
见“ 毁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