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法
sǐ fǎ
1.一成不变的方法。 2.指过时的方法、法则。
- 死降
sǐ jiàng
东南亚一带国家降头术之一。
- 死河
sǐ hé
由河流分引出来的死水河槽
- 虚死
xū sǐ
无谓而死
- 流死
liú sǐ
犹淹死。
- 死眼
sǐ yǎn
不会看情况。
- 逭死
huàn sǐ
偷生;逃命。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二月》:“故忍耻含垢,逭死朝夕。”《清史稿·张煌言郑成功等传论》:“ 煌言 势穷兵散,终不肯为逭死之计。”
- 败死
bài sǐ
败落而死。唐 韩愈 《窦公墓志铭》:“公视 从史 ,益骄不逊,伪疾经年,轝归 东都 ; 从史 卒败死。”
- 死败
sǐ bài
犹覆亡。
- 死饵
sǐ ěr
死于诱饵。
- 没死
méi sǐ
昧死,冒着死罪。 没,通“ 昧 ”。
- 至死
zhì sǐ
到死
- 死劲
sǐ jìng
1.最大的力气。 2.竭尽全力或集中全部注意力。
- 狂死
kuáng sǐ
因疯疾致死。
- 死绥
sǐ suí
1.谓军队败退,;将领应当治罪。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司马法》‘将军死绥’……是古之将者,军破于外,而家受罪于内也。自命将征行,但赏功而不罚罪,非国典也。其令诸将出征,败军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礼》著死绥,《传》称握节,捐生守位,取重人伦。” 2.效死沙场。 唐 杜牧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死绥却是古来有,驍将自惊今日无。”《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上有掣肘之讥,下无死绥之志。”《明史·王元翰传》:“平居冻馁,脱巾可虞,有事怨愤,死绥无望。塞北之患未可知也。” 3.指死于战事者。 唐 陈子昂 《为副大总管屯营大将军苏宏晖谢表》:“遂得齿剑餘魂,更参授鉞之任;死绥之魄,復同挟纊之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 方振声 以县丞謚‘义烈’,俱照知府例卹,则皆出特恩。盖我圣朝崇奬死绥不遗微末如此也。”
- 死霸
sǐ bà
见“ 死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