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厉武
lì wǔ
振奋武备。
- 武厉
wǔ lì
威武勇猛。
- 卷武
juàn wǔ
冠缘,帽圈。
- 武卫
wǔ wèi
1.谓以武力藩卫。《书·禹贡》:“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孔 传:“文教外之二百里奋武卫,天子所以安。”《汉书·王莽传中》:“在揆文教,奋武卫,是为惟垣。” 2.军制名。 汉 末 曹操 为丞相,设武卫营。 魏文帝 置武卫将军以统率禁旅。 隋 置左右武卫,各置大将军、将军。 唐 因 隋 制。 宋 沿其制。 元 初有武卫军,不久改称侍卫亲军。 至元 二十六年设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性质与前不同。 清 末也有武卫军的名称。《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初, 王莽 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輜重,千里不絶。”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环卫中贵·武卫》:“ 后汉 末, 曹公 为丞相,有分营。 魏武帝 置武卫将军。 隋 始分左右。《续事始》曰: 魏 许褚 从 太祖 破 马超 ,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 褚 始也。”
- 卖武
mài wǔ
靠表演武术谋生。
- 武卒
wǔ zú
1.战国时魏国按规定标准选拔的步兵。 2.指军队、士兵。
- 崇武半岛
chóng wǔ bàn dǎo
崇武半岛以半岛上有崇武镇而得名,崇武的意思就是崇尚武备。
- 文觌武匿
wén dí wǔ nì
艺文兴而武道隐。 指尚文之风大盛。
- 武化
wǔ huà
武治;武事。
- 武勇
wǔ yǒng
1.威武勇猛。 《管子·五辅》:“其士民贵武勇而贱得利;其庶人好饮食而恶耕农。”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寻 文鸯 武勇,远惭 项籍 。” 宋 范仲淹 《奏乞指挥国子监保明武学生及令经略部署司讲说兵书》:“所贵边上武勇已著之人,更知将略,或因而立功,则将来有人可任。”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阿Q ﹞独有这回却非常武勇了。” 2.指武勇的人。 汉 荀悦 《汉纪·高帝纪二》:“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青州 益师又至,兼招诱武勇,不日众逾数万。”《明史·赵锦传》:“陛下尝募天下之武勇以足兵,竭天下之财力以给餉。” 3.武艺。《南齐书·萧赤斧传》:“ 颖胄 好文义,弟 颖基 好武勇。” 清 梅曾亮 《艾方来家传》:“﹝ 艾方来 ﹞十五能属文。以文为势豪所辱,习武勇。於市中众辱豪。”
- 劳武结合
láo wǔ jié hé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制定的一项政策,要求边区军民一面参加生产劳动,一面进行军事训练。 建国后主要用于加强民兵建设。如:认真贯彻劳武结合的原则,一面搞生产,一面搞军事训练。
- 劲武
jìn wǔ
刚健勇武。
- 动武
dòng wǔ
1.使用武力相争斗 2.动手打或打仗
- 武功尽失
wǔ gōng jìn shī
指的是内力、和武功招数尽失。
- 文德武功
wén dé wǔ gōng
德:功德。 指施行政教的功德和从事征战的功劳。
- 武功
wǔ gōng
专指在军事方面取得的成就;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