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歌夜弦
zhāo gē yè xián
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
- 朝歌夜舞
zhāo gē yè wǔ
朝:早晨;歌:唱歌;舞:跳舞。 早晨唱歌,夜晚跳舞。形容沉迷于歌舞欢乐之中。
- 夜夜笙歌
yè yè shēng gē
帝王将相生活奢侈无道,荒淫无度
- 子夜歌
zǐ yè gē
1.乐府《吴声歌曲》名。 2.现存晋、宋、齐三代歌词四十二首,写爱情生活中的悲欢离合,多用双关隐语。 3.词牌名。“菩萨蛮”的别名。见南唐李煜词。 4.词牌名。“忆秦娥”的别名。见宋贺铸词。 5.词牌名。
- 朝歌夕舞
cháo gē xī wǔ
一个源自于商朝的成语
- 缺壶歌
quē hú gē
晋 王敦 酒后辄咏 曹操 《乐府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边尽缺。见《晋书·王敦传》。后因用“缺壶歌”为发抒壮怀之典实。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三:“ 鄴 下风流在 晋 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 声歌
shēng gē
指诗词歌赋等抒情遣怀的作品。
- 歌声
gē shēng
声带经头腔和喉腔共鸣产生的乐音,与说话时声音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定音高上元音的拖长与否;唱歌的声音
- 壮士歌
zhuàng shì gē
亦称“ 壮士声 ”。 战国 末, 荆轲 欲刺 秦王 ,与 燕 太子丹 诀别 易水 ,作歌曰:“风萧萧兮 易水 寒,壮士一去兮不復还。”“壮士歌”即指此。
- 壤歌
rǎng gē
即《击壤歌》。相传 尧 时有老人击壤而歌。后成为歌颂太平盛世之典。
- 笔歌墨舞
bǐ gē mò wǔ
指文笔奇妙精采。
- 歌墟
gē xū
广西 壮族 农村中一种传统的群众性歌唱活动。又称歌圩。这种活动多在节日或农闲时举行,一般有数百人至上千人参加。届时男女青年从四处汇集,进行对唱,歌词多是临时编的,主要内容是表述爱情、庆贺丰收、祝福平安、增进友谊等。
- 歌堂
gē táng
聚集歌唱的地方。
- 坐歌
zuò gē
旧时 广东 一带的婚俗,成亲前夕男女行醮时亲友唱歌致贺。
- 土族民歌
tǔ zú mín gē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
- 国歌
guó gē
法定在正式场合代表国家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