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鞠歌
jū gē
指《鞠歌行》。
- 鹆歌
yù gē
鸲鹆的欢叫声。
- 點歌
diǎn gē
1.指定歌曲名或同时指定演唱者,听取演唱。《新民晚报》 2.2:“点歌,作为一种温馨的感情传递方式正走进都市的千家万户。”
- 絃歌
xián gē
1.古代传授《诗》学,圴配以弦乐歌咏,故称“弦歌”。后因指礼乐教化、学习诵读为“弦歌”。《韩诗外传》卷一:“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桷桑而无枢,上漏下湿,匡坐而絃歌。”《孔子家语·在厄》:“ 孔子 不得行。絶粮七日,外无所通,蔾羹不充,从者皆病。 孔子 愈慷慨讲诵,絃歌不衰。”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 洙 泗 上,絃歌地,亦羶腥。”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一:“古《诗》三百五篇,皆可声之琴瑟。口咏其辞,而以琴瑟和之,所谓絃歌也。古人读《诗》者皆然。”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比屋闻絃歌,童叟朴以庄。”参见“ 弦歌 ”。 2.依琴瑟而咏歌。《西京杂记》卷一:“ 高帝 戚夫人 善鼓瑟击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絃歌。” 南朝 宋 鲍照 《夜听妓》诗之二:“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絃歌。” 唐 无名氏 《冥音录》:“ 崔氏 性酷嗜音,虽贫苦求活,常以絃歌自娱。”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舟中妓女,亲生者少,皆买自贫家,或得诸他舟,教习絃歌。”参见“ 弦歌 ”。
- 闲歌
xián gē
亦作“间歌”。 古时吹笙与歌唱相交替的一种礼制。语出《仪礼·乡饮酒礼》:“乃閒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臺》,笙《由仪》。”《荀子·乐论》:“閒歌三终,合乐三终。” 唐 归登 《享惠昭太子庙乐章·请神》:“间歌在堂,万舞在庭。”
- 登歌
dēng gē
1.亦作“ 登哥 ”。 亦作“ 登謌 ”。升堂奏歌。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而歌。《周礼·春官·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登歌,歌者在堂也。”《宋书·乐志一》:“ 晋氏 以来,登哥诵美,诸室继作。” 宋 梅尧臣 《凌霄花赋》:“或製裳於骚客,或登歌於乐章。”《宋史·乐志一》:“欲依月律,撰《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会登歌首奏之。” 2.指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所奏的歌。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乾豆上,奏登歌。”《后汉书·章帝纪》:“作登歌,正予乐,博贯六艺,不捨昼夜。”《宋书·乐志一》:“皇帝初登坛,奏登哥。” 3.泛指歌词。 宋 王禹偁 《皇帝亲试贡士歌》:“应制非才但泪垂,强作登謌謌 舜 禹 。” 4.犹歌颂。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千龄一见,书史登歌。” 5.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所用的乐器。《旧唐书·音乐志二》:“登歌二架,登於堂上两楹之前。”《宋史·乐志一》:“大乐署旧制,宫县三十六虡设於庭,登歌两架设於殿上。”《续资治通鉴·元英宗至治二年》:“至是庙工未毕,妨陈宫县,止用登歌。”
- 歌谱
gē pǔ
歌曲的音乐符号;曲谱
- 笙歌
shēng gē
1.和笙之歌 2.泛指奏乐唱歌;笙歌鼎沸(形容音乐歌舞热闹非凡)
- 民歌
mín gē
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
- 乐歌
yuè gē
1.乐曲与歌曲 2.特指带伴奏的歌唱
- 歌舞
gē wǔ
合称歌唱与舞蹈
- 秧歌
yāng ge
一种与小歌剧相似的民间舞蹈,用锣鼓伴奏,有的地区也表演故事。中国北方农村广为流行。跳这种舞叫扭秧歌或闹秧歌
- 组歌
zǔ gē
一组从不同侧面反映同一中心思想和题材的歌曲
- 颂歌
sòng gē
1.赞美祝颂的诗歌 2.赞美;祝颂
- 歌曲
gē qǔ
合乐的词曲
- 款款清歌
kuǎn kuǎn qīng gē
慢慢地清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