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桐
zhēn tóng
树木名。即赪桐。
- 桐人
tóng rén
1.桐木偶。古代殉葬的俑。 2.见“桐木人”。
- 桐叶
tóng yè
桐叶,中药名。
- 桐君
tóng jūn
1.传说为 黄帝 时医师。 曾采药于 浙江省 桐庐县 的 东山 ,结庐桐树下。人问其姓名,则指桐树示意,遂被称为 桐君 。 南朝 梁 陶弘景 《〈本草〉序》:“又云,有 桐君 《採药録》説其花叶形色。” 宋 司马光 《药圃》诗:“山相慙多识, 桐君 未徧知。”一说,为传说中古仙人。 晋 王嘉 《拾遗记·魏》:“道家云:‘昔仙人 桐君 採石,入穴数里,得丹石鷄,舂碎为药,服之者令人有声气,后天而死。’” 唐 皎然 《赋颜氏古今一事得晋仙传送颜逸》:“却忆 桐君 老,俱还 桂父 年。” 2.琴的别称。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人生亦何须,有酒与桐君。”
- 刺桐
cì tóng
1.树名。亦称海桐、山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原产 印度 、 马来亚 等地,我国 广东 一带亦多栽培。旧时多入诗。亦以指刺桐之花。 唐 罗邺 《放鸭》诗:“好倚青山与碧溪,刺桐毛竹待双栖。” 唐 朱庆馀 《南岭路》诗:“经冬来往不踏雪,尽在刺桐花下行。” 前蜀 李珣 《南乡子》词之十:“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 宋 苏轼 《海南人不作寒食而以上巳上冢》诗:“记取城南上巳日,木棉花落刺桐开。” 清 孙枝蔚 《论诗》诗:“纸作牡丹工剪刻,何如堦下刺桐花。” 2.今 福建省 泉州市 的别称。 唐 时环城皆种植刺桐,故称。亦名 桐城 。 宋 元 时代伊斯兰旅行家东来,常以 刺桐 一名记入其行纪。《马可波罗行纪》中亦以 刺桐 称 泉州 。
- 梧桐断角
wú tóng duàn jiǎo
指梧桐虽是柔木而可以断坚硬之角。比喻柔能胜刚。
- 桐圭
tóng guī
见“ 桐珪 ”。
- 破桐之叶
pò tóng zhī yè
比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
- 桐丝
tóng sī
指琴弦。
- 胡桐泪
hú tóng lèi
胡杨树脂。其结晶体名胡杨碱。
- 梧桐
wú tóng
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木材质轻而坚韧,可制乐器等。种子可食,亦可榨油
- 桐华
tóng huá
1.即桐花。 2.谓桐树开花。
- 桐宫
tóng gōng
1.商 代 桐 地的宫室。 相传为 汤 葬地。 伊尹 曾放 太甲 于此。故址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书·太甲上》:“予弗狎于弗顺,营于 桐宫 。” 孔 传:“经营 桐 墓立宫,令 太甲 居之。”《史记·殷本纪》:“帝 太甲 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 汤 法,乱德,於是 伊尹 放之於 桐宫 。” 唐 李白 《纪南陵题五松山》诗:“ 桐宫 放 太甲 ,摄政无愧色。” 2.借指被贬的帝王或幽禁帝王的地方。《南史·刘穆之等传论》:“及至处权定机,当震主之地,甫欲攘抑后祸,御蔽身灾,使桐宫有卒迫之痛, 淮王 非中雾之疾,若以社稷为存亡,则义异於此。” 康有为 《戊戌八月国变记事》诗之一:“庄严对 宣室 ,哀痛起桐宫。”
- 桐梓
tóng zǐ
桐木与梓木。 两者皆良材。
- 半死梧桐
bàn sǐ wú tóng
出自唐·白居易《为薛台悼亡》,比喻丧失配偶。
- 桐乳
tóng rǔ
1.桐子。状如乳形,故名。 2.喻指安乐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