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柘湖
zhè hú
唐代遗址在今松江区以南、奉贤东部、金山区中南部、浙江平湖东部,杭州湾北岸地区。
- 柘袖
zhè xiù
柘枝舞者的衣袖。 借指舞女。
- 贞柘
zhēn zhè
柘树木质细密坚韧,称为“贞柘”。
- 柘枝队
zhè zhī duì
宋 时柘枝舞的大型舞队。
- 柘枝舞
zhè zhī wǔ
唐 代西北民族舞蹈。自西域 石国 (今 苏联 中亚塔什干 一带)传来。最初为女子独舞,舞姿矫健,节奏多变,大多以鼓伴奏。后来有双人舞,名《双柘枝》。又有二女童藏于莲花形道具中,花瓣开放,出而对舞,女童帽施金铃,舞时转动作声。
- 柘枝鼓
zhè zhī gǔ
舞柘枝时所击之鼓。
- 柘枝
zhè zhī
1.柘枝舞的省称。 唐 章孝标 《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鈿罗衫耸细腰。” 清 吴伟业 《赠妓朗圆》诗:“轻靴窄袖柘枝装,舞罢斜身倚玉床。”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胡腾、胡旋和柘枝都由女伎歌舞。” 2.荔枝的一种。 宋 黄庭坚 《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之二:“五月照江鸭头緑,六月连山柘枝红。” 任渊 注:“ 山谷 《与王观復书》云:‘今年 戎州 荔子盛登,一种柘枝头出於 遏腊平 ,大如鷄卵,味极美。’”
- 掘柘枝
jué zhè zhī
见“ 掘柘词 ”。
- 柘枝引
zhè zhī yǐn
词牌名。 原为 唐 教坊曲名,后演为词牌,单调二十四字,四句,三平韵。参阅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词谱·柘枝引》。
- 柘枝花帽
zhè zhī huā mào
舞柘枝时所戴的帽子。 唐 王建 《宫词》之八六:“未戴柘枝花帽子,两行宫监在帘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闺咏》:“愁肠碎,柘枝花帽,冷落半年餘。”
- 屈柘
qū zhè
舞曲名。
- 柘枝词
zhè zhī cí
跳柘枝舞时所唱之词。
- 柘叶
zhè yè
柘树叶。可饲蚕。 宋 范成大 《马鞍驿饭罢纵步》诗:“今年蚕出迟,柘叶分寸长。” 宋 范成大 《大丫隘》诗:“麦苗踈瘦豆苗稀,椒叶尖新柘叶薄。”
- 柘丝
zhè sī
柘蚕丝。
- 柘燧火
zhè suì huǒ
钻柘木所取之火。
- 柘黄袍
zhè huáng páo
赤黄色的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