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黜
dù chù
拒绝、黜退。
- 杜默
dù mò
1.犹言孤陋寡闻。《陈书·后主纪》:“虽剽悍轻侮,理从钳釱,憃愚杜默,宜肆矜弘,政乏良哉,明慙则哲,求诸刑措,安可得乎?” 2.沉默。 宋 赞宁 《宋高僧传·晋阆州光国院行遵传》:“逮 晋 开运 中,状貌若七十餘,然壮力不衰。或询其年腊,则必杜默。”
- 杜陵
dù líng
1.地名。 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南。古为 杜伯国 。 秦 置 杜县 , 汉宣帝 筑陵于东原上,因名 杜陵 。并改 杜县 为 杜陵县 。 晋 曰 杜城县 , 北魏 曰 杜县 , 北周 废。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挟弹飞鹰 杜陵 北,探丸借客 渭桥 西。” 唐 白居易 《新乐府·杜陵叟》:“ 杜陵 叟, 杜陵 居,岁种薄田一顷餘。” 宋 张先 《更漏子》词:“ 杜陵 春, 秦 树晚,伤别更堪临远。” 2.汉 宣帝 陵墓。《汉书·元帝纪》:“ 初元 元年春正月辛丑, 孝宣皇帝 葬 杜陵 。”《三辅黄图·陵墓》:“ 宣帝 杜陵 ,在 长安 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 鄠 杜 间,故葬此。” 3.指 唐 杜甫 。 宋 戴复古 《答杜子野主簿》诗:“ 杜陵 之后有孙子,自守诗家法度严。” 明 郑昂 《感怀》诗:“ 王粲 凄凉仍去国, 杜陵 老大竟飘蓬。” 清 孙枝蔚 《同程穆倩访周元亮司农》诗:“ 杜陵 仍作客, 曹霸 可无诗。”参见“ 杜陵野老 ”。
- 韩杜
hán dù
唐 代古文家 韩愈 和诗人 杜甫 的并称。
- 羊杜
yáng dù
晋 羊祜 、 杜预 二人先后镇 襄阳 ,有政绩,后人因并称之。
- 杜米
dù mǐ
本地所产、不从商贩而来的米。清 赵翼 《陔馀丛考·杜撰》:“凡文字之无所本者曰杜撰,工作之不经匠师者曰杜做。后世并以米之不从商贩来者曰杜米,笋之自家园出者曰杜园笋。” 清 林则徐 《谆劝殷富平粜并严禁牙行铺户囤米抬介告示》:“查往年丰熟之岁,上等杜米,每石不及三千文。”
- 杜茝
dù chǎi
香草名。
- 老杜
lǎo dù
指 唐 代诗人 杜甫 ,以别于 杜牧 (称 小杜 )。
- 杜霸
dù bà
杜陵 和 霸陵 的并称。
- 杜母
dù mǔ
1.《后汉书·杜诗传》:“七年,迁 南阳 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於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於 召信臣 ,故 南阳 为之语曰:‘前有 召父 ,后有 杜母 。’”后遂以“杜母”称扬父母官。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延师》:“ 杜母 高风不可攀,甘棠游憩在 南安 。” 2.石竹子的别名。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四六:“石竹子,《本草》名瞿麦,一名巨句麦,一名大菊,一名大兰,又名杜母草、燕麦、蘥麦。”
- 杜连
dù lián
春秋 时善琴者。传说为 伯牙 之师。
- 杜闭
dù bì
堵塞,关闭。
- 杜里
dù lǐ
犹棠阴。喻惠政。
- 杜秋
dù qiū
即 杜秋娘 。 亦代指妓女。
- 杜曲
dù qǔ
1.地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东南, 樊川 、 御宿川 流经其间。 唐 大姓 杜 氏世居于此,故名。 唐 唐彦谦 《长溪秋望》诗:“寒鸦闪闪前山远, 杜曲 黄昏独自愁。” 宋 陆游 《新寒》诗:“ 杜曲 新愁随断雁, 辽阳 遗恨入疎砧。” 元 张可久 《折桂令·幽居》曲:“生计无多。 陶令 琴书, 杜曲 桑麻。” 清 钮琇 《觚賸·杜曲精舍》:“ 五陵 固多胜概,而 杜曲 为最。” 2.指 唐 杜牧 。 卷盦 《<蔽庐丛志>序》:“语《萧选》、《文心》之编,则违戾庸众;吟 杜曲 、 樊南 之句,则匿笑僮僕。”
- 杜塞
dù sè
阻止;堵住;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