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斩木揭竿
zhǎn mù jiē gān
揭:举起;竿:竹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
- 蜚瓦拔木
fēi wǎ bá mù
形容风力迅猛。
- 阿木忽郎
ā mù hū láng
古蒙古语。平安。
- 木形灰心
mù xíng huī xīn
形:形体。比喻不受外物干扰,意志坚定。
- 塔里木河
tǎ lǐ mù hé
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注入台特马湖,全长2179公里
- 围木
wéi mù
指合抱之木。
- 刚毅木呐
gāng yì mù nè
言语谨慎。
- 梁木其坏
liáng mù qí huài
对众人所敬仰的人之死的哀悼之辞
- 杖头木偶
zhàng tóu mù ǒu
以木棍举托操纵木偶、做出各种造型动作的一种木偶戏
- 依草附木
yī cǎo fù mù
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 蠹众木折,隙大墙坏
dù zhòng mù zhé,xì dà qiáng huài
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缝隙大了,墙就要倒塌。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 人非草木
rén fēi cǎo mù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同“人非木石”。
- 人非木石
rén fēi mù shí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 十二木卡姆
shí èr mù kǎ mǔ
维吾尔族传统的十二套大型套曲。广泛流传于 天山 南北各地。包括序歌、叙诵歌曲、叙事组歌、舞蹈组歌、间奏曲等。体裁多样,节奏生动,曲调极为丰富。建国后,根据著名艺人 吐尔地阿洪 (1881-1956年)演唱的录音,记谱整理,辑成《十二木卡姆》一书,于1960年出版。“木卡姆”一词,源自阿拉伯语,原意为“最高的位置”,转义为“大型套曲”;也可能来自波斯语muq歌加突厥语an歌。
- 木凤衔书
mù fèng xián shū
晋 陆翽 《邺中记》:“ 石季龙 与皇后在观上为詔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詔,侍人放数百丈緋绳,轆轤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詔。 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后因以“木凤衔书”称美皇帝传诏。
- 木化九隆
mù huà jiǔ lóng
指 中国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 哀牢夷 起源的神话传说。据传 哀牢夷 之祖先有妇人名 沙壹 ,居于 牢山 ,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生有十男。后沉木化成龙,跃出水面欲见其子。九子见龙惊走,独小子不能去,背龙而坐,龙因舐之。土语谓背为九,坐为隆,故名小子为 九隆 。后长大,被推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