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戎昭
róng zhāo
1.兵戎之事。语出《左传·宣公二年》:“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 南朝 宋孝武帝 《离合》诗:“守边境以临敌,寸心厉於戎昭。”《宋书·袁淑传》:“是由整绥寡衷,戎昭多昧,遂使 潞子 入患, 伊川 来扰。” 唐 褚遂良 《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诏》:“王功先美化,帝略藴戎昭。” 2.指军旅。 宋 岳飞 《奏辞检校少保第四札子》:“臣草芥固陋,备数戎昭,曾无尺寸之功,仰报天地之德。” 3.武官名。《晋书·石季龙载记上》:“置左右戎昭、耀武将军,位在左右卫上。”《陈书·宣帝纪》:“壬子,戎昭将军 徐敬辨 克 海安 城。”
- 昭懋
zhāo mào
光明盛大。
- 昭文带
zhāo wén dài
压纸文具的一种。 犹镇纸。
- 师昭
shī zhāo
司马师 、 司马昭 的并称。
- 昭容
zhāo róng
1.汉 代舞乐名。《汉书·礼乐志》:“ 高祖 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昭容》者,犹古之《招夏》也,主出《武德舞》。” 2.古女官名。 汉 始置。《宋书·后妃传序》:“昭仪, 汉元帝 所制。昭容, 世祖 所制。”《新唐书·百官志二》:“昭仪、昭容……各一人,为九嬪,正二品。” 明 陆采 《明珠记·巡陵》:“贵嬪昭容并列,夫人世妇齐称。”参见“ 九嬪 ”。
- 昭媛
zhāo yuàn
唐 代女官名。为九嫔之一。
- 天理昭彰
tiān lǐ zhāo zhāng
昭彰: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 昭君套
zhāo jūn tào
古代妇人的头上饰物。 用条状貂皮围于髻下额上,如帽套。相传为 昭君 出塞时所戴,故称。
- 昭仰
zhāo yǎng
谓光辉普照,为众所仰。
- 司马昭之心
sī mǎ zhāo zhī xīn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