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昧昧
mèi mèi
1.昏暗貌。 2.昏乱;模糊不清。 3.无声无息。 4.胡涂无知。常用作谦辞。 5.沉思貌。 6.纯厚浑朴貌。
- 拾金不昧
shí jīn bù mèi
金:原指钱财,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昧:隐藏。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 不皦不昧
bù jiǎo bù mèi
不明不暗。形容恍惚不可捉摸。语出《老子》:“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復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物,无物之象,是谓愡恍。” 南朝 齐 王屮 《头陁寺碑文》:“惟怳惟惚,不皦不昧,莫繫於去来,復归於无物。”
- 得其三昧
dé qí sān mèi
三昧:梵语,意为正定。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专心致志,达到悟境。引申为诀窍或精义。指在某方面造诣深湛,熟知精义。
- 不揣冒昧
bù chuǎi mào mèi
揣:估量,考虑。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 愚昧
yú mèi
愚蠢而不明事理
- 窅昧
yǎo mèi
深邃昏暗。
- 冒昧
mào mèi
1.[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做谦词) 2.大胆地提供或提出[意见或看法](多用做谦词)
- 蒙昧
méng mèi
1.指未开化的原始状态 2.愚昧,不通事理
- 孱昧
chán mèi
懦弱愚昧。
- 霭昧
ǎi mèi
昏暗貌。
- 梼昧
táo mèi
1.愚昧无知 2.璞不揆梼昧,少而习焉。--郭璞《尔雅序》
- 乖昧
guāi mèi
错乱不明。
- 朦昧
méng mèi
1.迷糊貌。《素问·气交变大论》:“鬱冒朦昧,心痛暴瘖。” 2.愚昧无知。《祖堂集·镜清和尚》:“学人朦昧,再乞指示。” 3.隐瞒真情以图蒙混欺骗;欺骗。《元典章·户部九·劝农立社事宜》:“若有上年已栽桑果,数目另行具报,却不得朦昧报充次年数目。” 郑观应 《盛世危言·西学》:“盖总其事者,不精其学,未识师授优劣,课艺高下,往往为人朦昧。”
- 稚昧
zhì mèi
亦作“稺昧”。亦作“穉昧”。幼稚无知;年幼愚昧。 唐 韩愈 《袁氏先庙碑》:“今祭,既不荐金石音声,使工歌诗,载烈象容,其奚以飭稚昧於长久。” 清 刘大櫆 《章大家略》:“ 櫆 时虽穉昧,见言之哀,亦知从傍泣。” 清 吴定 《答鲍生桂星书》:“乡者僕方穉昧,不自度德薄才庸,奋然以继 鲁 、 邹 、 洛 、 闽 之传自任,其志岂小哉!”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此实出诸不得已之苦衷,望慈母恕儿穉昧。”
- 瞒瞒昧昧
mán mán mèi mèi
隐瞒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