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良
míng liáng
谓贤明的君主和忠良的臣子。 语本《书·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考黜》:“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明良上下,企及国理。” 宋 沉括 《贺枢密吕侍郎启》:“明良协契,远邇均欢。” 清 唐甄 《潜书·任相》:“始有明良之美,而终为 桀 紂 之暴,君臣之际,反覆如是,可不为寒心乎!”
- 然明
rán míng
点火以照明。
- 越明
yuè míng
指 明 亡后宗室 唐王 、 鲁王 先后在东南一带建立的政权。
- 澄明
chéng míng
清澈明洁
- 脩明
xiū míng
1.发扬光大。《淮南子·诠言训》:“由此观之,贤明之不足任也,而道术之可脩明矣。” 明 方孝孺 《送祝彦芳致仕还家序》:“大举废政而脩明之,如是者十餘年而始定。” 2.阐明。《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羣臣皆当玩习古义,脩明经典。” 3.整饬昭明。《韩诗外传》卷五:“礼义脩明,则君子怀之。”《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韩非 疾治国不务脩明其法制。” 宋 曾巩 《追租》诗:“飢羸乞分寸,斯须死笞缚;法令尚脩明,此理可惊愕。” 4.谓谨饬而清明。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 周泰明 当世儁彦,德行脩明。” 5.春秋 时 越国 美女 郑旦 之别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 越 又有美女二人,一名 夷光 ,二名 脩明 ,以贡於 吴 , 吴 处以椒华之房。” 齐治平 注:“﹝ 夷光 脩明 ﹞即 西施 、 郑旦 之别名。”
- 明通
míng tōng
1.明白通达;清楚而流畅。 2.畅通无阻;使畅通无阻。 3.深通;通晓。
- 明约
míng yuē
盟约。明,通“ 盟 ”。
- 陟明
zhì míng
谓进用贤能。语本《书·舜典》:“黜陟幽明。” 唐 白居易 《王众仲可衡州刺史制》:“ 衡 湘 之间,蛮 越 杂处,无以俗陋,不慎乃事;无以地远,而怠厥心!副吾陟明,俟汝奏课。” 宋 曾巩 《晁端彦金部员外郎制》:“僉曰尔材宜在兹位,国有陟明之典,待尔善於其官。”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三》:“陟明之典,劝民庸也。则一岁而三迁,未为过也。”
- 明瓦
míng wǎ
用牡蛎壳、蚌壳等磨制成的半透明薄片,嵌在顶篷或窗户上,用来采光
- 膏明
gāo míng
膏火照明。语出《汉书·龚胜传》:“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谓薰草因有香气而招致焚烧,膏火因能照明而招致销毁。后多以“膏明”喻人因有所为而自招其祸。
- 疏明
shū míng
1.亦作“疎明”。 通达明智。《庄子·应帝王》:“嚮疾强梁,物彻疏明。”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物,事也;彻,通也;事能通而开明也。” 成玄英 疏:“鉴物洞彻,疏通明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 中山 刘颖 士端 ,疎明简畅; 潁川 韩拯 佐元 ,行备而文。” 2.简要明确。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二》:“及 隋 之末年,丧乱蠭起,痈疽溃裂;而 太宗 一旦立法定制,疏明简直,上下易遵。” 3.疏朗透光。 宋 张耒 《局中晚坐》诗:“高林晚叶渐疎明,雨过 长安 万屋青。” 元 刘因 《登武阳》诗:“断虹云淡白,返照雨疎明。” 4.指疏淡的光辉。 宋 朱淑真 《闲步》诗:“乍得好凉宜散步,朦朧新月弄疏明。”
- 明忒
míng tuī
明显的过失。
- 明浄
míng jìng
明丽而洁净。
- 明科
míng kē
明文规定的法令条规。《汉武帝内传》:“天禁漏泄,犯违明科,传必其人,授必知真者。”《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二年》:“愚谓宜以 元嘉 二十七年籍为正,更立明科,一听首悔;迷而不返,依制必戮。”
- 明水
míng shuǐ
古代祭祀所用的净水。
- 明豁
míng huō
1.聪明豁达。 2.明朗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