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日
shí rì
指拂晓。 《左传·昭公五年》:“《明夷》,日也。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以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 杜预 注:“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 杨伯峻 注:“盖日上其中者,日由地中上,鸡初鸣也;食日者,昧爽也。”
- 社日
shè rì
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间或有四时致祭者。
- 服日
fú rì
道教修养法之一。存日象于心中,光照心内,后渐上升,出喉咙至齿间,再回还胃中。习之者以为可除疾、消灾、延年。《云笈七籤》卷二三:“初服月华,如服日法。” 宋 张孝祥 《丑奴儿·张仲钦生日》词:“天公遣注长生籍,服日飡霞。”
- 日昃
rì zè
太阳偏西,约下午二时左右。
- 照日
zhào rì
与日光相辉映。
- 日旦
rì dàn
每天早上。 亦指每天。
- 梦日
mèng rì
古代迷信,谓梦日是生贵子的吉兆。
- 有日
yǒu rì
1.多日。 2.有期;不久。
- 日録
rì lù
1.史书记事的一种体例。记其事并记其时日。《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汉 何休 注:“於所闻之世……大夫卒,无罪者日録,有罪者不日,略之。” 2.指史官按日的记录。《宋史·周常传》:“陛下於灾暾可畏之候,暂停进对,亦人情之常;若著为定令,则必记於日録,传之史笔。” 3.犹日记。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 山谷 晚年作日録,题曰《家乘》。” 阿英 《敌后日记·<庙湾纪程>序》:“余自五月三十一日,离 泰州 前来军部……诸凡海陆河川,风雨晦暝,艰辛苦难,无不饱经。故抵达军本部 亭子港 以后,遂将途中日録,汇为一册存之。”
- 璧日
bì rì
对太阳的美称。
- 日球
rì qiú
太阳。
- 朗日
lǎng rì
明亮的阳光。
- 日给
rì gěi
1.一天的吃用充足。 2.每天供给。 3.花名。
- 黑日
hēi rì
犹言黑道日。
- 日里
rì lǐ
白天
- 极日
jí rì
终日,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