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旌毦
jīng ěr
旌旗上的羽饰。
- 旌旒
jīng liú
亦作“ 旌斿 ”。 旌旗。
- 旌麾
jīng huī
1.帅旗;指挥军队的旗帜 2.借指军队
- 旌旆逶迤
jīng pèi wēi yí
旌斾:旗帜。逶迤:蜿蜒曲折;拐来拐去。
- 旆旌
pèi jīng
亦作“斾旌”。泛指旗帜。《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斾旌。” 唐太宗 《饮马长城窟行》:“悠悠卷旆旌,饮马出 长城 。” 宋 苏轼 《次韵晁无咎学士相迎》:“少年独识 晁新城 ,闭门却扫卷旆旌。”
- 旌旃
jīng zhān
泛指旗帜。
- 戍旌
shù jīng
戍旗。
- 旌恤
jīng xù
1.亦作“旌恤”。表彰死者并抚恤其遗属。 2.见“旌卹”。
- 心旌摇荡
xīn jīng yáo dàng
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面对自己想要或想得到的东西,心驰神往,不能自制.
- 弧旌枉矢
hú jīng wǎng shǐ
谓以竹弓张悬旌旗的縿幅,并在弓衣上绘流矢,作弧矢星状,以象征武事。 一说,在旌旗上绘弧矢星。
- 旌弓
jīng gōng
亦作“旍弓”。 征聘贤士的旌旗和弓。语本《孟子·万章下》:“﹝招﹞大夫以旌。”《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引逸《诗》:“翘翘车乘,招我以弓。” 晋 刘琨 《答卢湛》诗:“旍弓騂騂,舆马翘翘。”《魏书·高允传》:“臣东野凡生,本无宦意,属休延之会,应旌弓之举,释褐凤池,仍参麟阁,尸素官荣,妨贤已久。”
- 旌帷
jīng wéi
铭旌与帷帐。均为丧仪用物。
- 旌帜
jīng zhì
旗帜。
- 旌大
jīng dà
表彰光大。
- 旌夏
jīng xià
古时乐舞所用的大旗。 《左传·襄公十年》:“舞师题以旌夏, 晋侯 惧而退,入于房。” 杜预 注:“旌夏,大旌也。” 孔颖达 疏:“谓舞初入之时舞师建旌夏以引舞人而入,以题识其舞人之首。” 汉 马融 《广成颂》:“建雄虹之旌夏,揭鸣鳶之脩橦。”
- 青雀旌
qīng què jīng
画着青雀的军旗。亦省称“ 青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