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匦旌
guǐ jīng
匦函和旌车。
- 旌劝
jīng quàn
表彰奖励。
- 前旌
qián jīng
1.帝王官吏仪仗中前行的旗帜。 2.借指前军,前线。
- 蜺旌
ní jīng
彩饰之旗。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拖蜺旌,靡云旗。” 李善 注引 张揖 曰:“析羽毛,染以五采,缀以缕为旌,有似虹蜺之气也。” 汉 张衡 《思玄赋》:“氛旄溶以天旋兮,蜺旌飘而飞颺。” 前蜀 韦庄 《癸丑年下第献新先辈》诗:“五更残月省墙边,絳旆蜺旌卓晓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悟真》:“鹅笙导,鹅笙导,妙音低度;蜺旌送,蜺旌送,庆云深护。” 清 赵翼 《题<青崖放鹿图>》诗:“便当八騶开路去,虎幡熊軾双蜺旌。”
- 旌棨
jīng qǐ
旌旗与棨戟。借指贵官。
- 旌旗
jīng qí
旗帜
- 旌善
jīng shàn
表彰美善。
- 司旌
sī jīng
习射时负责举旗以示箭之中否。
- 旌劳
jīng láo
褒奖慰劳。
- 凫旌
fú jīng
饰有凫羽的旗。
- 旌举
jīng jǔ
表彰举荐。
- 丹旌
dān jīng
旧时出丧所用的红色铭旌。
- 葺槛旌直
qì kǎn jīng zhí
本则故事。
- 旌闾
jīng lǘ
旌表门闾。 旧时朝廷对所谓忠孝节义的人,赐给匾额,挂于门廷之上,或树立牌坊,以示表彰。《宋书·孝义传·余齐民》:“ 齐民 越自氓隶,行贯生品,旌閭表墓,允出在兹。” 唐 元稹 《献事表》:“其餘涤瑕缓死,薄赋恤人,赐帛耆年,旌閭孝悌,修废学,建义仓,莫不曲被殊私,覃于有截。”
- 麟旌
lín jīng
即麟斾。
- 旃旌
zhān jīng
泛指赤色旗帜。《左传·定公四年》:“分 康叔 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 孔颖达 疏:“盖王以通帛、杂帛并赐 卫 也。然则大赤即是旃也。於綪茷之下更言旃者,茷言旂尾,旃言旂身,圆其文,故具言耳。若其不然,旌是干之所建,旗皆有旌,少帛、旃斾之后何须更復言旌,明是圆其文故重言之。” 汉 班固 《南巡颂》:“运天官之法驾,建日月之旃旌。” 北周 庾信 《郑常墓志铭》:“文轨既同,旃旌已偃;司勋行赏,军吏举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