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旃檀瑞像
zhān tán ruì xiàng
檀香木刻的 释迦牟尼 像。《梁书·诸夷传·扶南国》:“﹝ 天监 ﹞十八年,復遣使送 天竺 旃檀瑞像、婆罗树叶。”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 释氏 有旃檀瑞像者,见於内典。谓 释氏 在世时説法於 忉利天 ,而 优填王 思慕不已,请 大目犍连 运神力於他方取旃檀木,摄匠手登天,视其相好,归而刻焉。 释氏 者身长丈六尺,紫金色,人閒世絶不可拟。独他方有旃檀木者能比方故也。瑞像则八尺而已,盖减师之半。”亦称“ 旃檀佛像 ”。《元史·世祖纪十二》:“幸 大圣寿万安寺 ,置旃檀佛像;命帝师及西僧作佛事坐静二十会。” 震均 《天咫偶闻》卷一:“ 旃檀寺 本名 宏仁 ,以旃檀佛像所在,俗呼为 旃檀 云…… 庚子 之乱,寺毁,像不知所在。”
- 旃廗
zhān dài
毡帐。
- 旃荼罗
zhān tú luó
梵语。义译严炽恶业。古 印度 种姓制度下社会地位最卑微的受压迫最深的阶层。 晋 法显 《佛国记》:“举国人民悉不杀生,不饮酒,不食葱蒜,唯除旃荼罗。旃荼罗名为恶人,与人别居;若入城市,则击木以自异,人则识而避之,不相搪揬。”
- 旃常
zhān cháng
指旃与常
- 旃斾
zhān pèi
军旗。
- 旃戎
zhān róng
指军旅。
- 旃檀
zhān tán
古书上指檀香
- 旃裘
zhān qiú
即毡裘。毛制的衣服
- 旃帐
zhān zhàng
北方游牧民族所用的毡制帐篷。犹蒙古包。
- 旃席
zhān xí
毡席;毛毡。 出处 汉 桓宽 《盐铁论·取下》:“匡床旃席,侍御满侧者,不知负辂挽船、登高绝流者之难也。” 《史记·货殖列传》:“通邑大都……旃席千具,佗果菜千钟。
- 旃褐
zhān hè
指粗衣。
- 旃旌
zhān jīng
泛指赤色旗帜。《左传·定公四年》:“分 康叔 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 孔颖达 疏:“盖王以通帛、杂帛并赐 卫 也。然则大赤即是旃也。於綪茷之下更言旃者,茷言旂尾,旃言旂身,圆其文,故具言耳。若其不然,旌是干之所建,旗皆有旌,少帛、旃斾之后何须更復言旌,明是圆其文故重言之。” 汉 班固 《南巡颂》:“运天官之法驾,建日月之旃旌。” 北周 庾信 《郑常墓志铭》:“文轨既同,旃旌已偃;司勋行赏,军吏举功。”
- 旃檀佛像
zhān tán fó xiàng
见“ 旃檀瑞像 ”。
- 旃厦
zhān shà
语本《汉书·王吉传》:“夫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居前,劝诵在后,上论 唐 虞 之际,下及 殷 周 之盛,考仁圣之风,习治国之道……其乐岂徒衔橛之间哉!”后因以“旃厦”指帝王读书学习之所。
- 旃蒙
zhān méng
十干中乙的别称。古代用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 清 恽敬 《答董牧唐》:“旃蒙之春,东上 象湖 ,士女盛殷,礼文亦富。”
- 旃车
zhān chē
毡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