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笔
sàn bǐ
即散卓笔。
- 散水
sàn shuǐ
在建筑周围铺的用以防止两水渗入的保护层
- 色散
sè sàn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人另一种介质或者光线被衍射光栅反射时,不同颜色光线被分散开的现象
- 飞散
fēi sàn
飘飞四散。
- 敛毒散
liǎn dú sàn
药名,主治痈疽。
- 敛散
liǎn sàn
敛散聚集与发散。
- 放散
fàng sàn
1.犹挥霍。 2.分散。 3.消散;散歇。 4.解散。 5.涣散。 6.散发,扩散。
- 散放
sàn fàng
1.发放。 《清会典事例·户部·赈饥三》:“又諭:前因 碭山 等五县 河 水漫淹,当经降旨先行抚恤,赏给一月口粮,加恩给賑两箇月,七分次贫并六分极贫民,加恩给賑一箇月,概行散放折色,以资口食。” 2.谓在野外放牧。《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浠水望城乡的生产规划》:“养牛,要逐步改变过去常年散放习惯。” 3.放诞不羁。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有外形足恭,容虔言恪,而神疏心慢,中怀散放,受任不忧,居局不治,盖难分之五也。”
- 收离聚散
shōu lí jù sàn
收集离散者。同“收离纠散”。
- 收离纠散
shōu lí jiū sàn
收集离散者。
- 散收
sàn shōu
将罪犯单独囚禁,不使混杂。 《元典章·刑部一·刑名》:“ 蒙古 人犯罪散收。”《元典章·刑部一·刑名》:“达鲁花赤与众官人一同问当,得实,将犯繫腰合鉢去了,散收。”《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凡牢狱禁繫囚徒,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废疾散收,轻重不许混杂。”
- 支散
zhī sàn
发放,散发。宋 苏辙 《乞赈救淮南饥民状》:“窃见顷立义仓,至今已将十年,所聚粮斛,数目甚多。每遇灾伤,未尝支散一粒,民情深所不悦。”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只怕你飞花儿支散养家钱,旋风儿推转团圆磨。”《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操 军相距月餘,粮食将尽,致书於 孙策 ,借得粮米十万斛,不敷支散。”
- 播散
bō sàn
散布。
- 散消摇
sàn xiāo yáo
逍遥自在。
- 散摅
sàn shū
舒展。
- 摅散
shū sàn
舒散,发抒消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