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祆教
xiān jiào
1.即琐罗亚斯德(旧译“苏鲁友”)教,俗称拜火教。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 琐罗亚斯德 创。 波斯 萨珊 王朝奉为国教。其教创善、恶二元论,以火为善神的代表。 南北朝 时传入 中国 后又称“火祆教”或“祆教”。 唐 代曾一度于 长安 建祠盛行,并立官专管。 武宗 反佛后渐废不传。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火祆之神﹞其来盖久,至 唐 贞观 五年有传法穆护 何禄 将祆教诣闕闻奏。勑令 长安 崇化坊 立祆寺,号 大秦寺 ,又名 波斯寺 。” 章炳麟 《菌说》:“要之,儒、佛、 庄子 三家,皆属理想,亦皆参以实验,较之祆教各家,诚若玉之视燕石矣。” 2.泛指西方传入 中国 的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 清 黄遵宪 《罢美国留学生感赋》:“亦有习祆教,相率拜天祠。”
- 就教
jiù jiào
向对方求教;向人请教
- 生聚教训
shēng jù jiào xùn
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 听取教诲
tīng qǔ jiào huì
听别人(一般是师长)的教育。
- 电化教育
diàn huà jiào yù
利用录音、广播、电视、幻灯、电影等使用电的设备进行的教育。
- 八卦教
bā guà jiào
白莲教的支派。 始称收元教,为 清 初 山东 单县 刘佐臣 创立。其后传布于 河北 、 河南 、 山西 等地。教徒依八卦分为八股,故又称八卦教。主张推翻 清朝 统治,宣称“平胡不出 周 刘 户,歳在戊辰、己巳年。” 乾隆 年间不断遭到 清 统治者镇压,教主 刘省过 ( 佐臣 孙)等被杀害。 嘉庆 年间又一度盛行,教徒 林清 李文成 等曾领导起义,改名天理教,亦遭镇压。其后分支馀派散在各处,义和拳即其中一支。
- 教育社会学
jiào yù shè huì xué
- 仙教
xiān jiào
指道教。
- 人民教师
rén mín jiào shī
我国称学校中从事教学、培养学生的专门人员
- 教亦多术
jiào yì duō shù
教:教诲;术:方法。教诲人有多种方法。
- 红衣主教
hóng yī zhǔ jiào
天主教中由教皇任命仅次于教皇的高级教士,作为红衣主教院的成员兼助教皇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xué rán hòu zhì bù zú,jiào rán hòu zhī kùn
1,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耶稣教
yē sū jiào
[Protestantism] 我国对基督教新派的称呼。 即新教。耶稣教于十九世纪初年传入中国
- 麈教
zhǔ jiào
古人执麈尾而谈,因敬称他人之指点教诲为“麈教”。
- 渐教
jiàn jiào
1.佛教语。佛教各派对其教主释迦牟尼一生所说的教法,有不同的判教说,在我国如天台、法相、华严诸宗各异。一般以渐教和顿教判摄释迦一代的教法。所谓“渐”,指说法的由浅入深阶梯。由渐到顿,即由小乘到大乘。 2.佛教语。指主张须经长期修习,才能把握佛教真理,即倡“渐悟”的教派。与主张“顿悟”的顿教相对。禅宗在诸派中属顿派;禅宗内部,北宗神秀侧重渐修,南宗慧能则提倡顿悟。
- 明耻教战
míng chǐ jiào zhàn
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