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敌
zhī dí
抵敌。
- 推敌
tuī dí
尊重与己对等的人。
- 敌探
dí tàn
敌方派遣的刺探我方机密情报的间谍。
- 捣虚敌随
dǎo xū dí suí
捣虚:利用敌人空虚的地方攻击。攻击敌人空虚的地方,敌人便会跟着我方的行动转。这是一种变袪为主动调动敌人的一种战略。
- 挺敌
tǐng dí
抵抗;抵敌。
- 迭挫强敌
dié cuò qiáng dí
迭,多次。多次打败强大的对手。
- 挑敌
tiāo dí
挑动敌方。
- 敌拟
dí nǐ
匹敌。 谓才艺相当。
- 拒敌
jù dí
1.抗拒敌人。《庄子·盗跖》:“ 跖 之为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飘风,强足以拒敌,辩足以饰非。”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服制像》:“夫执介胄而后能拒敌者,故非圣人之所贵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 备 不知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 2.抵挡,抵抗。《元典章·吏部六·司吏》:“比年以来,凡有强盗窃贼生发,劫夺民财,致伤人命,事主不能拒敌,必须报告巡检官。”《水浒传》第十三回:“我自到任以来,闻知本府 济州 管下所属水乡 梁山泊 贼盗聚众打劫,拒敌官军。”
- 抗敌
kàng dí
1.对抗;对等。 《魏书·薛谨传》:“ 谨 所治与 屈丐 连接,结士抗敌,甚有威惠。”旧题 南朝 宋 刘质 《近异录》:“他家童稚或与争忿,则六臂齐举奋击,莫能抗敌。”《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七年》:“虏使之来,受而弗答。以为大明临御,国富兵强,抗敌之礼,何惮而为之,何求而行之!” 2.抗击来犯之敌。《新唐书·回鹘传上》:“ 回鶻 盛彊,北边空虚,一为风尘,则弱卒非抗敌之夫,孤城为不守之地。” 元 杨载 《送张仲实之宜兴》诗:“兵威终抗敌,人力可回天。”
- 投敌
tóu dí
向敌人投降
- 碁逢敌手
qí féng dí shǒu
下棋碰上了对手。比喻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唐 尚颜 《怀陆龟蒙处士》诗:“事厄傷心否,碁逢敵手無?”碁,一本作“ 棋 ”。《水浒传》第三四回:“兩個就 清風山 下厮殺,真乃是碁逢敵手難藏倖,將遇良才好用功。”
- 无敌手
wú dí shǒu
没有可与对抗的人。
- 敌战
dí zhàn
敌对战斗;正面作战。
- 敌我矛盾
dí wǒ máo dùn
敌对阶级之间由于根本利害冲突而产生的矛盾
- 跑敌情
pǎo dí qíng
方言。 战争时期,听到敌人行动消息,事先躲到野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