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攘攘
jí rǎng rǎng
形容急忙慌乱。
- 攘弃
rǎng qì
犹抛弃。
- 安攘
ān rǎng
谓排除祸患,使天下安定。
- 攘畧
rǎng lüè
侵夺。
- 尊王攘夷
zūn wáng rǎng yí
谓尊崇王室,排斥夷狄。
- 攘头
rǎng tóu
清 代矿场技术指导和安排劳力等事务的头目。
- 外攘
wài rǎng
对外抵御敌人。 宋 胡锜 《拟力田诏》:“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攘之志。” 明《巡抚登莱右佥都御史袁可立晋秩兵部右侍郎夫妇诰》:“外攘全赖于内修,指顾而莲妖荡扫。
- 攘夷志士
rǎng yí zhì shì
抗拒异族入侵。
- 攘肌及骨
rǎng jī jí gǔ
比喻侵及腹地。
- 兵戈抢攘
bīng gē chēng rǎng
兵戈抢攘bīng gē qiǎng rǎng 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 内修外攘
nèi xiū wai rǎng
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 修亦作“修”。
- 修攘
xiū rǎng
内修政教,抵御外敌。
- 伐善攘羭
fá shàn rǎng yú
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攘:窃取;羭:肥美的绵羊;攘羭:比喻掠美。夸耀自己,掠人之美。
- 攘伐
rǎng fá
侵夺交战。
- 攘代
rǎng dài
犹取代。《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初, 李杞 倡行敝法,夺民利末甚多,故为患稍浅。及 刘佐 攘代其任,增息钱至倍,无他方术,惟割剥於下,而人不聊生矣。”
- 攘乱
rǎng luàn
扰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