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摺纹
zhé wén
皱纹。 萧军 《八月的乡村》四:“ 铁鹰队长 看一看他微笑着,鼻子起着拱动的摺纹。”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五章:“多变的世故在他的额门上刻下了很深的摺纹。”
- 摺拉
zhé lā
摧折;毁损。清 郑燮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至于髮繫蜻蜓,綫缚螃蟹,为小儿顽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摺拉而死。”
- 摺子
zhé zǐ
1.即奏折。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怎么外官这们利害,咱们在京里看御史们的摺子,总觉言过其实,若像这样,还有天日吗?” 清 陈天华 《警世钟》:“当初 曾国藩 做翰林的时候,曾上过摺子,説把诗赋小楷取士不合道理。” 2.折迭而成的纸册,封面封底多用厚纸,多用以记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升迁·辞乡绅》:“宜命礼房,将本治乡绅……居恒往来者,通行查开摺子送宅。” 张天翼 《从空虚到真实·报复》:“这是一个银行的折子。” 孙犁 《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父亲在十字街一家面铺,给我立了一个折子,中午在那里吃。” 3.用竹篾或芦苇编织,用以圈储粮食的长席。《儒林外史》第二二回:“第二日清早, 卜诚 起来,扫了客堂里的地,把囤米的摺子搬在窗外廊簷下。”
- 摺皱
zhé zhòu
1.层次。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王惺斋大令》:“ 震川 文之妙,在意理稠迭,而摺皱分明。” 2.皱纹。 逯斐 《解冻以后》:“﹝老汉﹞红红的脸颊上布满了摺皱。”
- 摺儿
zhé ér
方言。 样子,架子。《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不与你个功德,也不怕,狂的有些摺儿也恁的!”《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一个使的丫头,和他猫鼠同眠,惯的有些摺儿,不管好歹就駡人。”
- 摺奏
zhé zòu
直达皇帝的奏章。 《清史稿·圣祖纪三》:“﹝五十一年正月﹞壬子,命内外大臣具摺陈事。摺奏自此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批谕旨》:“上( 雍正 )於即位后,虑本章或有所漏洩,故一切紧要政典俱改命摺奏,皆可封达上前,无能知者。”《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 北京 出的《京报》,上面所载的不过是《宫门抄》同本日的几道諭旨以及几个摺奏。”
- 摺叠扇
zhé dié shàn
亦称“ 摺扇 ”。 用竹木或象牙为骨,韧纸或绫绢为面,能折迭的扇子。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今人用摺叠扇,以蒸竹为骨,夹以綾罗。贵家或以象牙为骨,饰以金银。”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今世所用摺叠扇,亦名聚头扇…… 东坡 谓 高丽 白松扇,展之广尺餘,合之止两指许,正今摺扇。”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考索·扇》:“或谓古人皆用团扇,今之摺扇是 朝鲜 、 日本 之制。 有明 中叶始行于 中国 也。案《通鑑》:‘ 褚渊 入朝,以腰扇障日。’” 胡三省 注云:“腰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摺叠扇。则 隋 唐 时先有之矣。”《花月痕》第十回:“进去半晌,取出一把摺扇,递给 荷生 。” 阿英 《灰色之家》三:“那大块头把头一点,将身子前后幌动,抓住折扇。”
- 摺本
zhé běn
1.古代由长卷折迭成的书本。 叶德辉 《书林清话·书之称本》:“书本由卷子摺叠而成。卷不如摺本翻閲之便。其制当兴於 秦 汉 间。” 2.即奏折。《续小五义》第十九回:“ 顾大人 见驾,递摺本,万岁御览。”
- 摺纸
zhé zhǐ
儿童手工之一,以纸折成各种物体的形状。
- 摺片
zhé piàn
清 代称奏文为折片。 《清史稿·穆宗纪二》:“丙辰,諭吏部、兵部、理藩院,亲政后,各署有请旨及军务摺片,均用 汉 文。”《南开学报》1983年第3期:“几经查询迄无着落,所发现的却是海军衙门奏请将其各项杂支用款不造册报户部核销的折片。”
- 摺尺
zhé chǐ
分作数节可以折迭便于携带的尺。